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广东汕头构建“产业势能+文化动能+服务效能”三维引才体系

时间:

原标题:汕头构建“产业势能+文化动能+服务效能”三维引才体系(引题)

走进西安揽英才 炫出城市磁吸力(主题)

南方日报记者 蔡沚彦 魏钰

4月的西安,古韵与现代碰撞,激荡着人才逐梦的热望。4月23日,西安曲江国际会议中心内,“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N城联动春季招聘活动(西安站)在此拉开帷幕,广东携万个高含金量岗位亮相,吸引八方英才来粤筑梦。

今年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吹响了“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的冲锋号,以“2+N”重点招聘活动,面向全国和全球揽才。其中,西安站活动由汕头市承办,创新构建“产业势能+文化动能+服务效能”三维引才体系,以硬核实力展现广东“制造业当家”战略,用人文温度释放南粤大地发展魅力。

当天,来自广东200多家企事业单位提供超1.5万个现场招聘岗位、1.1万个实习见习岗位及超22万个线上岗位,其中年薪50万—100万元岗位604个,100万元以上岗位27个。岗位涵盖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前沿热门领域,精准对接陕西省高校学科优势,助力人才高效就业。

一边是企业和求职者的双向奔赴,一边是科技和文化的双向展示。在此次招聘会上,汕头还“掏出家底”,AI机器人、非遗传承人纷纷现场“炫技”,联袂呈献一场精彩的“科技+文化”盛宴,向高校毕业生展示城市的自我推介。

从南海之滨到长安古城,此次招聘会不仅是人才与企业的对接平台,更是陕粤深化产才对接新模式的契机。无论是引才岗位之高薪,还是活动设置之用心,无不体现广东部署开展“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的诚意,展现就业大省稳就业的强烈担当。

招聘现场实习就业供需两旺

这是一场高规格、大流量的招聘会。

上午8时许,记者在现场看到,手持简历的求职者们热情高涨,陆续来到招聘会现场。距离正式开场还有半个小时,入口处已经大排长龙。而在场内,各企事业单位HR准备就绪,有的将科研成果模型摆在展位最显眼处,更有企业直接把AI面试官“搬”到现场,期待与高校毕业生们碰撞出精彩火花。

从岗位上看,本次招聘活动参会单位包括62家事业单位、25家国企及116家民企,腾讯、格力、比亚迪、中山大学、汕大医学院等名企名校名院领衔;专业需求广泛,包括计算机、机械、医学、教育、外语等各类专业。活动提供技术研发、高校教师、临床医学等岗位,实现“专业对口、职等你来”。

多家粤企还贴心搭建从“实习见习”到“就业创业”的成长阶梯。腾讯、立讯精密、高德斯精密、万年青制药等22家单位携手提供11015个实习、见习岗位。其中,互联网行业龙头腾讯一次性拿出1万个实习岗位,立讯精密也提供了500个实习岗位。

招聘会还创新开发“查看匹配岗位”小程序,方便求职者精准查询匹配岗位。求职者可通过“粤就业”小程序和广东公共求职招聘服务平台,选择个人专业信息,即时生成现场求职导航图,提供匹配专业的招聘企业简介、招聘岗位和现场展位号等信息,助力求职者更便捷更精准找到心仪岗位。

“从小就向往广东,希望毕业后有机会可以到广东就业和生活。”招聘现场,西安交通工程学院大四学生王毓欣说。为何要选择广东、选择汕头?在招聘会上,部分在汕就业创业的代表现身说法,与求职者分享经验、交流心得。从他们的回答里,不难找到答案——

“来广东投资创业,正当其时,大有可为!”广东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雄说。这家从汕头本土一街道小厂成长起来的上市公司,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屡屡抓住战略机遇,先后突破电子化学品、电池回收技术关,现累计产值已达4亿元,关键核心技术获得各类专利奖项。

陈雄用“天时”“地利”“人和”三个词,讲述他眼中的广东——这里是一片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的创业沃土,一个政企同心的创新高地,一方人才成就梦想的机遇之城。“在广东,724万家民营企业贡献了超过一半的GDP。正是全力紧跟战略、全面落地支持、全情呵护人才,广东才成就了无数追梦者。”陈雄说。

“在广东,我邂逅了自己的‘幸运三次方’。”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汕头大学教授董正亚分享道。这名从欧洲归国的科学家,依托省实验室平台,不仅保留科研岗位,兼职汕头大学教授,还成功孵化出市场估值近2亿元的高新科技企业。

董正亚表示,广东是圆梦的平台、创业的沃土、人才的家园。他进一步解释,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鼓励科研成果转化,将收益的90%奖励给科研团队;省“扬帆计划”支持高校和科研机构引进项目带头人孵化企业落地,获得省专项资金200万元资助,破解企业初创期资金难题;汕头市政府在其回国提前协调好家人的工作生活,让其没有后顾之忧。如今,他的第三个孩子也在汕头出生,实现了事业与家庭双丰收。

招聘会化身城市魅力秀场

这是一场有文化、有魅力的招聘会。

远在古都,似在鮀城。这场招聘会更是一场人才、梦想、科技与文化相互交织的大型“城市路演”。

从会展中心入口处的潮汕美食品鉴、侨批文化展示,到非遗传承人现场“炫技”,英歌舞机器人燃爆全场……求职者一来到招聘会现场,就能够迅速感受到汕头浓厚的城市气质,在互动游戏中领略南粤城市魅力。

在玩具创意产业展示区,主办方以“人工智能+创意玩具”的形式,聚焦汕头澄海特色玩具,设AI机器人、智能魔方等科技互动项目。机器人“伯乐”也出现在西安站,实时分析应聘者学历背景、专业技能、职业偏好,实现精准匹配、助求职者一臂之力。

在非遗展示区,陶瓷微书、嵌瓷、工夫茶、木雕、陶塑、手拉朱泥壶、潮绣、剪纸、抽纱、潮汕粿品制作技艺10个潮汕非遗项目精彩亮相,由国家、省、市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技艺,设计体验互动环节,让求职者近距离感受潮汕非遗的独特魅力。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木雕)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何汉林专门为此次活动设计了一款“筑巢引凤”木雕作品。据介绍,这一作品以“筑巢引凤”为主题,融入“梧桐树、金凤凰、小公园亭”等元素,形成一幅栽桐引凤的生动画卷。现场,何汉林还指导求职者雕刻梧桐树叶等作品元素,感受广东“栽下梧桐树 迎来金凤凰”的诚意。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潮阳剪纸)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许遵英带来“才聚汕头 共赴未来”主题剪纸作品展示。作品中用剪纸技艺展现了“金凤花、北回归线标志塔、汕头特区《升腾》雕塑、潮涌不息的海浪”等汕头标志性元素,用非遗技艺展现汕头这座海滨城市的开放气质与创新活力。

活动现场设置英歌体验区,配备专业化妆师指导快速妆容绘制,体验者可现场换装变身英歌舞者;提供速成英歌舞槌技教学,让求职者10分钟速学“中华战舞”基础动作。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侨乡,汕头专门为此次活动设计了一款精美侨批,发出“百万英才汇南粤”求贤令,邀约广大青年才俊到广东就业创业。印有“家己人亲启”字眼和来自广东的邮戳,传递出广东视人才为珍宝、把人才当“家己人”的满满诚意。现场还设置书法侨批互动体验环节,提供信纸、毛笔、火漆、印章等道具,让求职者模仿侨批格式书写家书,引发情感共鸣。

城市推介的另一大亮点,还在于汕头和西安的情感联动。当天,知名画家陈延的国画作品《汕头好美》在招聘会上展出。这名来自陕西西安、在汕定居35年的艺术家,用画笔描绘出汕头独特的韵味,透过艺术向西北学子发出真诚的邀请,携手共创汕头的新机遇。

招聘活动现场邀请职业指导专家为求职者提供职业发展服务,包括职业测评、简历诊断以及个性化的职位规划等;化妆师为求职者提供化妆、形象指导等服务;提供简历打印、复印、行李寄存等贴心服务;全天候提供咖啡、茶水等茶歇补充能量。

提供政策“大礼包”吸引人才

这是一场有政策、有协同的招聘会。

人才供需对接火热的背后,是陕西地区的人才和“广东机遇”双方奔赴。招聘活动的所在地西安高校云集、名校荟萃,汕头近年来则以侨乡和“三新两特一大”产业著称,两者在产业和人才方面具有互补性,在化工材料、纺织服装等领域的“人才协同”,将催生跨区域创新的化学反应。

当天招聘会上,陕粤还共同推动建立了“校企合作”长效机制。西北工业大学与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西北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陕西科技大学与东莞科微光电科技公司、西北政法大学与汕头市律师协会、西安工程大学与汕头市纺织协会、长安大学与汕头市建筑协会分别进行签约,以提供实习岗位、项目合作等形式,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广东是学校人才输出第一大省,每年有将近300名本科和研究生到广东就业,在广东地区的校友将近1万名。”西安工程大学招生就业工作处副处长付刚表示,广东是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陕西是教育大省,有丰富和充足的人才资源,陕粤校企合作可以让更多陕西籍或者陕西高校的毕业生到广东去发展。

据了解,今年3月,广东省推出“五有”“三好”人才政策礼包,全方位支持高校毕业生、高层次人才就业创业、安居发展。“五有”政策,即就业有补贴、创业有扶持、创新有资助、求职有住所、落户有补助,聚焦高校毕业生全周期支持;“三好”政策,即博士后福利好、急需紧缺人才待遇好、高层次人才服务好,面向高层次人才强化保障。

在“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号召下,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汕头勇担使命,为吸引人才提供了丰富的经济补贴、就业创业补贴和相关人才服务“大礼包”。

汕头对于企业新引进博士,每人每年给予10万元薪酬补助,发放至首次聘用年限,最长发放5年;每人一次性发给4.8万元生活补贴和9.6万元住房补助;企业新引进硕士每人一次性发给5万元生活补贴和住房补助;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的新进站博士后可享受生活补贴,每人每年15万元,资助期限为2年。

在就业创业补贴方面,博(硕)士与汕头市市属、区(县)属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达成引进意向,尚未取得学历学位证书的,可先行到上述用人单位实习并享受实习补助。博士每人每月3000元、硕士每人每月2000元,发放期限不超过12个月。

毕业2年内的高校毕业生与汕头企业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且连续缴交社保满6个月的,可按规定享受就业补贴,博士每人10000元、硕士每人7000元、其他人才每人5000元。

对高校毕业生创办初创企业,可按规定申领每人1万元的一次性创业资助、累计享受3年的创业租金补贴(每年不超过4000元)、最高3万元的创业带动就业补贴,以及最高5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和贴息支持。

在人才服务方面,汕头提出,对经认定的汕头市A类高层次人才发放汕头人才金凤卡金卡,B类高层次人才发放汕头人才金凤卡银卡,高层次人才凭“金凤卡”在汕头市内享受户籍办理、安居保障、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47项事项的“一站式”服务。

经认定为汕头市A类、B类高层次人才,机关企事业单位博士以及市属企事业单位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高级技师及以上高技能人才可申请租赁人才住房,A类高层次人才每月租金按1元/套计收;其他人才每月租金按2.34元/平方米计收,租期最长6年;到汕头就业积极提升职业技能水平,符合相关条件的,最高给予3600元的职业技能提升补贴。

站在广东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端口,汕头期待更多英才共同携手,在这片热土上书写双向奔赴的精彩篇章,共筑高质量发展的未来。

【现场微镜头】

好岗“职”通广东

博士生现场签约

“我找到了心仪的岗位,与我现在所学的方向十分匹配。”4月23日,“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N城联动春季招聘活动(西安站)现场,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的应届博士毕业生王直成功签约广东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作为国内精细化学品制造的龙头企业,光华科技此次携20余个中高端岗位亮相。据公司总经理陈雄介绍,招聘岗位重点聚焦工艺工程师、研发工程师等核心技术岗位,要求应聘者需具备扎实的学科功底和创新能力。

“仅半天就收到很多优质简历。除即将签约的博士人才外,还有多个硕士、本科生进入深度面试环节。”陈雄表示,这种高效率的对接得益于广东省、汕头市搭建的精准引才平台及配套资源支持。谈及与西安这座城市的渊源,陈雄如数家珍:“西安交大、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的化工与新材料学科积淀深厚,与我们重点发展的PCB电子化学品、新能源材料等产业方向高度契合。”

作为西安人,王直称被广东的人才引进政策所吸引,光华科技也是端出诚意满满的“大礼包”。陈雄表示,人才除享受省、市的政策红利外,光华科技还提供国家级企业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科研平台支持。“我们为每名研发人才量身定制成长路径,给予良好的科研环境,让年轻人有机会主导重要的研发项目。”陈雄说。

此次招聘活动不仅呈现“孔雀向南飞”的生动图景,更折射出广东、汕头日益增强的人才向心力。记者现场看到,格力电器、比亚迪、宏杰内衣、群宇互动、海霸王、超声仪器、光华科技等粤企纷纷在现场与求职者签约。一批又一批的青年才俊,将用实际行动为“东南西北中,发展到广东”写下生动注脚。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