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丨我的母亲

主播读经典,陪您说晚安,大家好这里是《闪电夜读》,我是主播子达。今天和大家分享的这篇文章是最近网络上一位农民工大叔写的作文,题目叫《我的母亲》,整篇文章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最真诚情感的流露,赢得了广大网友们的好评和点赞,今天和大家一起来分享。
今天,碰上拍短视频采访,要抽题写作。我是工友里唯一上过高中的,两个姑娘就选中了我,我抽到了“我的母亲”这个题目。这一下,关于母亲的回忆全涌了上来,心里头乱糟糟的。
母亲已经走了三十多年,就埋在村头的老坟地。她的音容笑貌,仿佛还在眼前,那么清晰,好像一伸手就能碰到。
母亲这一辈子,就没享过一天清福。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忙里忙外,直到天黑才歇下。家里家外一堆事儿,全压在她一个人身上,她从来没抱怨过一句。穿的衣服,总是洗得发白,破了就补,补丁摞补丁,可她把我们兄弟姐妹收拾得干干净净。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她心善,对谁都和和气气的,跟邻里之间从没红过脸。有啥好吃的、好用的,总是先想着别人。记得小时候,家里穷,吃顿饺子都是奢望。母亲包的饺子,那叫一个香,是我们穷日子里最盼的念想。过年的时候,是母亲最累的时候,又是洗洗涮涮,又是准备年饭,累得腰都直不起来,可她脸上总是挂着笑。看着我们放鞭炮、嬉闹,她比我们还高兴。
吃饭的时候,一大家子围坐在桌子旁,母亲却从来不上桌。她就在灶台边忙前忙后,等我们都吃饱喝足了,她才过来,瞅瞅锅里还剩多少。要是有剩饭,就随便扒拉两口;要是没剩,就说自己不饿,不吃了。那时候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家家户户都差不多,但人心都是热乎的,讲情义,母亲就是最厚道的那个。
那时候还是集体劳作,一年四季也见不到什么新鲜菜。到了秋天分口粮,白天打下谷子,晚上就分给每家每户,这一分就是一整夜。农村的秋天冷得刺骨,母亲穿得单薄,粮食分到家后,她冻得受不了,就裹着那床薄薄的被子,可没一会儿天就亮了。她也不休息,揉揉惺忪的睡眼,又得爬起来给一家人做早饭。家里人多,那口烧柴火的大铁锅又大又沉,端上拿下,真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力气活。现在想想,母亲那么瘦小的身子,哪来的那么大劲儿呢?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母亲走的时候才五十出头,是累病的。她这一辈子,为了这个家,耗尽了自己的心血。如今,她的坟就在村边,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土包。每次回村,我都要去那里站一会儿,跟她说说话,好像这样,她就能听见我的思念。
我在城里干了大半辈子苦力,扛水泥、扎钢筋、爬脚手架,手上肩上全是老茧,累得有时候直不起腰。可每当我觉得撑不下去的时候,就会想起母亲当年端着那口大铁锅的样子,想起她在寒夜里冻得瑟瑟发抖,却依然咬牙坚持到天亮。一想到这些,我就又有了力气,又能挺直脊梁接着干。
母亲没过上一天好日子,没享过一天福,可她教会了我骨子里的硬气和对家的担当。我必须把她撑起来的这个家,稳稳当当地撑下去,不能让她失望。
坟头上的草青了又黄,黄了又青,就像我对母亲的思念,一年又一年,从来没有断过。我已经当了爸爸,也已经当了爷爷,可我已经三十多年没叫过妈妈了。有时候我就想,等哪天我真的扛不动水泥了,干不动活儿了,就回村里,挨着母亲的坟躺下。说不定到那时候,我再叫妈妈,她就能听见了 。
作者简介:

农民工大叔,当地村民们称他为“安老三”,今年六十多岁,当年家里兄弟姐妹一共八个。他读过高中,当过兵,退伍回家后务农种地,也常去城里打工。(图文来源:极目新闻)
主播简介:

王子达,平原县融媒体中心主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