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平台强赋能 促内外贸一体化

惠州外贸优品在广交会上受到客商关注。南方日报记者 梁维春 摄

惠州外贸优品转内销·京东专场对接会活动现场。南方日报记者 王昌辉 摄

惠州外贸企业在展会上积极拓客。南方日报记者 梁维春 摄

惠州外贸企业正在加速赶工,图为维尔科技工厂。
南方日报记者 王昌辉 摄
近日,惠州外贸优品转内销·京东专场对接会举行,103家外贸企业和5家金融机构齐聚会场探索电商平台为媒,外贸行业群体突围新路径。
作为制造业大市,外贸市场一直是惠州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去年,全市进出口贸易首次突破3900亿元,同比增长15.5%,外贸依存度64%,密切关系着全市经济的稳定发展。
面对新阶段纷繁复杂的贸易环境,惠州外贸如何加速破局?发力外贸优品转内销,加速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成为发力重点。在全市电商平台助力内外贸一体化座谈会暨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署活动后立即落地京东专场对接,惠州脚步迅速。
“市场经济有风有雨是常态,但好产品到哪里都有市场。”惠州市商务局局长黄松茂介绍,惠州接下来将多措并举支持各平台和企业,通过打造外贸优品展销中心、加强平台企业对接合作、支持开设外贸优品专区和举办优势产业对接会等,全力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助力企业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南方日报记者 张峰
企业主动求变 发力出口转内销
当前,全球贸易格局正在经历深刻变革。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国际贸易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增多,发展出口转内销,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成为广大外贸企业的共同选择。
“对外贸易是支撑城市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作为制造业大市,惠州现代产业集聚,生产能力旺盛,外贸市场稳健发展。”惠州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城市外贸行业长期保持着高速发展的局面,在城市经济体量中的占比也越来越突出,影响着城市经济的稳定。
数据显示,2024年,全市进出口贸易首次突破3900亿元,达3937.5亿元,稳居全省第5名,同比增长15.5%,在全省位居前列。进入今年一季度,全市外贸进出口943.8亿元,规模创同期历史新高,同比增长8.5%,高于全国和广东省增速。其中出口506亿元,增长4.2%;进口437.8亿元,增长13.8%。
依托不断集聚的企业集群,惠州既有的外贸市场表现亮点纷呈,但挑战也同样存在。随着当前国际贸易面临全球市场环境不确定性增多,惠州外贸市场也面临着求变突围。
惠州外贸企业如何创新发展?寻求电商平台赋能,加速推进外贸企业转型和开拓国内市场成为方向。
落地行动脚步同样迅速。
5月16日,惠州市电商平台助力内外贸一体化座谈会暨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署活动举办。政府搭台与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唯品会、抖音、快手、TCL酷友等电商平台,港惠新天地、华贸天地、金山湖中心、天虹、丽日等商业综合体签订《助力内外贸一体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助力惠州外贸企业主动应变求变、加快转型升级,畅通销售渠道、开拓国内外市场。
时隔一周(5月23日),惠州外贸优品转内销京东专场对接会正式落地。吸引嘉瑶智能科技、维尔科技、鲁班竹木、天达塑胶、乐亿通科技等103家外贸企业,以及建设银行、惠州市农商银行等5家金融机构参加对接沟通,深入了解电商平台京东各事业部的产销规则和情况,拓展企业销售渠道。
“对企业经营而言,当前的国际贸易环境充满了不确定性和风险,了解内销渠道和规则,逐步加大力度拓展国内市场是企业发展的方向。”惠州市乐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企业当前基本都是在做外销,国内市场占比不到10%,外贸市场又有超过一半是北美,确实面临着不小的压力。“更加关注国内市场,实现内外贸‘两条腿走路’,这也能够让企业应对未来市场风险更有底气。”
电商平台赋能 外贸优品便捷入市
惠州外贸企业组团对接电商平台,看似是一场平台助销惠州制造的故事,实则是优质产品和平台的双向赋能。
“惠州是国家消费电子产业的重要源头,通过走访惠州产业带发现,这里聚集了大量优质电子信息品牌的源头工厂,生产了众多知名品牌的优秀电子产品,尤其在音频产品和数据线品类方面表现非常突出。”京东零售京喜事业部采销高级经理甘淼介绍,作为全国龙头电商企业,京东集团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能够让这些优质产品为市场用户熟知,同时,这些优质的产品对于完善京东产品供应链体系也是有效的助力。
对于支撑惠州外贸优品转内销,京东集团方面详细介绍了平台旗下各品类事业群运行模式、京东自营模式,以及京东大时尚板块各类目消费明细和运行形势,让企业更加清晰了解企业产品的匹配度和市场开拓空间。例如在运动户外类别,鞋服、户外装备、冲浪潜水、轮滑滑板、骑行运动、飞镖射箭等均被一一列出,引起多家相关制品企业的关注。
长期专注于外贸市场的天达塑胶制品(惠州)有限公司销售负责人表示企业将更加关注国内市场的开拓。该负责人介绍,企业主要生产销售塑胶家居用品、宠物用品、办公文具和日化用品等,国内这个品类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地扩大,未来企业将组建专业团队,强化品牌建设,推动外贸转内销,积极拓展销售渠道。
位于仲恺高新区的乐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动力锂电系统和储能系统一站式解决方案研发、生产和营销,外贸市场同样占据着绝对主导,内销市场刚刚起步。
企业相关负责人直言将乘着外贸优品转内销的“东风”,加快企业内销市场的开拓。“后续将积极对接各电商平台和机构,寻找新的市场发展机会。”
广东维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惠阳区,专注于为智能硬件品牌提供一站式制造服务,销售订单内外贸较为均衡。企业销售经理肖金桥称,国内市场潜力巨大,机遇无限,公司接下来将重点考虑通过京东平台直接销售产品,同时建立自有品牌或与品牌公司合作,在国内建立销售渠道。
值得注意的是,在京东平台与企业对接沟通环节,京东自营与企业负责人快速建立联系,推动多家企业源头工厂成功入驻京东自营。甘淼介绍,京东自营模式可让优质品牌背后的工厂专注于生产和简单上架,销售、运营、物流、客服等环节则全部由京东负责,让产销两端紧密结合,让惠州外贸优品高效、实惠地进入内销市场的消费菜单。
“京东平台对接会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阿里巴巴、拼多多等其他平台将陆续对接沟通,全面打开惠州外贸优品的内销渠道。”惠州市商务局电商科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局将全面落实市外贸优品转内销工作部署,以全链条服务助力企业转型,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多举措帮扶 促企业增强韧性
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惠州外贸优品转内销同样如此。
梳理惠州外贸产业集群现状,部分外贸企业长期从事代工生产,不少企业技术、资本、市场都在外,商业模式较为单一。要实现出口转内销,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对于企业而言意味着商业模式的重大调整,企业在产品品牌打造、销售渠道搭建等方面都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在京东专场对接会上,维尔科技等多家企业代表就提出,希望政府能够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在政策扶持、品牌建设、市场推广等方面给予企业更多的帮助。
“平台助力是起点,惠州将陆续推出全市内外贸一体化实施方案和一揽子帮扶措施。”黄松茂介绍,惠州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当前正在以“稳外贸、扩内需”为目标,构建多维度政策支持体系,千方百计支持企业稳订单、稳份额、稳市场。
事实上,帮扶行动早已展开。
今年4月份以来,该局便启动了专项调研走访,摸排出149家具有转内销意愿的企业,并建立起跨部门融资协调机制。同时全力用好“粤贸全国”平台和专项资金,组织44家企业申报2025年省级专项资金,发动企业参加80余场各类经贸交流活动。在“外贸优品中华行”广东站活动中,组织160余家外贸企业参加展销,已累计达成意向订单超过5亿元。
在政策帮扶层面,针对外贸企业,惠州创新设立市级国内贸易信用保险扶持项目,对企业投保国内险按保费20%给予补贴,单一企业最高资助额不超8万元;对资信调查费补贴80%,单一企业最高资助额不超过3万元,降低企业内销风险。
“当前,已有不少企业能够敏捷应对国内外市场的动态变化,部分优质企业实现了从工厂型企业向生产运营型、品牌型企业的转变。”黄松茂介绍,好产品到哪里都有市场,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短期内,通过内需消化一部分产能,有利于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和生产经营韧性;长期看,在跨越资金关、标准关、渠道关后,可以促进企业更好融入双循环,实现“1+1>2”的效果。
对于后续市场的发展,在对接会上黄松茂表示,惠州将全面发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多措并举支持各大平台和企业。
具体到实施举措,记者注意到,惠州将聚焦于外贸优品品牌形象提升、平台企业对接合作和营销推广服务,以及开设外贸优品专区、组织企业参展和资金支持等方面协同发力,全方位地衔接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平台等各类资源,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助力企业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例如在惠州外贸优品展销中心打造环节,惠州就计划在江北繁华商圈挑选3000平方米左右的场地,通过规范成熟的运营主体和较好的引流平台,打造外贸优品展销中心,助力外贸优品提升品牌形象。同时,在物流设施、仓储基地、分级配送体系等方面实现资源整合、融合,切实降低转内销物流成本。
■链接
惠州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六大举措
一、打造惠州外贸优品展销中心
在江北繁华商圈挑选面积3000平方米左右场地,通过规范成熟的运营主体和较好的引流平台,打造外贸优品展销中心,助力外贸优品提升品牌形象。同时在物流设施、仓储基地、分级配送体系等方面实现资源整合、融合,有效降低转内销物流成本。
二、加强平台企业对接合作
推动各类电商平台为企业打造定制化服务方案,根据企业的产品特点和市场需求,开设外贸优品“线上专区”,提供流量倾斜、营销推广等一站式服务,帮助企业打开国内市场。
三、支持开设外贸优品专区
在华贸、港惠新天地等大型商超、重点商圈、步行街,设立外贸优品专区、专柜、专卖店,支持外贸优品企业在惠州开设全球品牌旗舰店、线下体验店及区域首店。
四、举办优势产业对接会
各县区结合各自在电子产品、家居家具、女鞋箱包等方面的产业优势,邀请国内各大知名电商平台举办转内销对接会,通过现场展示、对接洽谈等方式,推动企业与平台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帮助产品极速上架、消化库存。
五、组织企业参加展会活动、促消费活动
积极组织外贸企业参加“粤贸全国”系列展会,用好“外贸优品中华行”等政策,重点组织企业参加省内行业大展、省外重点展会,给予一定比例的展位费减免。常态化办好系列促消费活动,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扩大补贴品类范围,推动符合条件的汽车、家电、家装等外贸优品企业积极参与。
六、强化资金支持
在品牌建设、市场拓展、数字化转型等方面给予外贸企业资金补助。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提高内贸险的承保及理赔效率;用好用足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对有技术、有市场、有前景的企业增加信用贷款投放,助力企业更好发展。
■相关
惠州第138届广交会展位申请工作启动
185家惠企春交会揽单44.8亿元
惠州外贸优品转内销火热开展,扬帆出海脚步也在加速。近日,记者从惠州市商务局了解到,在月初结束的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上合计揽单约44.8亿元(含意向)后,惠州立即开启了第138届广交会(秋交会)展位申请工作,有意向的企业可及时向该局旗下的广东省交易团惠州分团申请展位。
5月初,第137届广交会在广州琶洲闭幕。从4月15日开幕,历经半个多月时间,万商云集,交易火爆。据组委会统计,截至5月4日,共有来自219个国家和地区的288938名境外采购商到会,现场意向出口成交254.4亿美元。
作为展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惠州交易团表现亮眼。在第137届广交会上,惠州合计获得分配线下展位328个,组织了TCL实业、威林科技、九联科技、美盛隆制罐、龙源鞋业等185家企业参展,获得展位和参展企业数均创下历史新高。产品涵盖家用电器、电子消费品及信息产品、礼品及赠品、鞋、新能源展区等各个品类。
不只参展规模大,交易成果同样可观。据惠州市商务局统计数据,全市185家参展企业在展会上共计揽获订单成交金额约44.8亿元(含意向),同比增长44.5%;接待海外采购商15215人,同比增长47.3%,客户分布广泛,涵盖东盟、中东、拉美、非洲、欧盟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等。
“在展会上基本很少落座,客户络绎不绝,大部分时间都是‘满客’的状态。”广东威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关外贸负责人介绍,企业在本次广交会上带去的七大系列71款产品既有企业新研发的新品冰沙机、雪糕机等,也有近年来持续热销的明星产品硅胶暖菜板,品类丰富,借助广交会平台进行充分展示,得到了众多客商的广泛认可,近期正陆续迎来预约实地看厂的客户。
“我们递交了申请,希望能够成功参展。”此前未参加过广交会的惠州市乐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公司的订单大部分来自北美客户,贸易环境的变化给企业带来了较大影响,积极参加展会,拓展更多地区的海外客户是企业发力的方向。
面对企业的需求,惠州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直言春交会一结束该局就投入到了新一届广交会的筹备过程中,当前正在积极争取展位和参展名额,尽可能多地组织惠州外贸企业参展,拓市场,签订单,助力城市内外贸市场一体化发展。
据悉,将于今年秋季举办的第138届广交会出口展展位申请工作已正式启动。展会将于2025年10月15日开幕,分三期举办线下展,共设置55个展区,分为不同主题,每期各为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