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上半年GDP增长5.8%,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
央广网杭州7月21日消息(记者 孙俊 )7月21日上午,记者从浙江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上半年浙江省实现生产总值45004亿元,同比增长5.8%,经济运行保持了稳中有进、向新向好的态势。浙江经济展现出强大的韧性,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消费市场趋于活跃,民营经济贡献突出,有效扛起“经济大省挑大梁”的责任担当。

发布会现场(央广网记者 孙俊 摄)
经济运行稳中有韧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第一产业增加值1131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16952亿元,增长5.6%;第三产业增加值26921亿元,增长6.0%。
浙江省统计局总统计师褚英国用“速度向‘稳’、结构向‘新’、企业显‘韧’”三句话概括了上半年浙江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从供给侧看,三大产业均保持稳步增长;从需求侧看,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协同发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3%,固定资产投资(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1.4%,出口增长9.1%,出口规模稳居全国第二。
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浙江经济展现出强大的韧性。新设企业和个体户保持稳步增长,截至6月末,在册经营主体数量逾1100万户,在册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占比逾95%。民营企业在工业、服务业、进出口等领域均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
浙江积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入推进“两新”融合、“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工业经济持续提质增效。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均保持两位数增长。1-5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服务业、科技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等新兴产业营收均比一季度加快。

生产车间内,机械臂正在生产汽车零部件(央广网发 桐乡市委宣传部供图)
浙江持续加大研发投入,1-5月规模以上企业研发费用同比增长7.0%,增速高于营业收入增速。同时,新产品产值率为42.0%,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显示出浙江产业升级的良好势头。
同时,人工智能核心产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速明显快于规模以上企业。智能产品产销两旺。上半年,全省工业机器人、半导体分立器件、新能源汽车等产品产量呈现两位数增长。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可穿戴智能设备、智能手机等商品零售额增速远高于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均水平。
居民收入平稳增长
上半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813元,同比名义增长5.1%,实际增长5.3%。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1.67,比上年同期缩小0.01。
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副总队长吴红卫表示,浙江全体居民收入能保持5%以上的增速(与GDP增速在同一个档位),充分体现了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稳与韧。
“浙江上半年全体居民收入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2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快0.2个百分点。既说明居民收入与宏观经济有紧密的关联性,也体现出两者之间较好的协调性。”吴红卫说。
新型消费模式涌现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979亿元,同比增长5.3%,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17137亿元,增长5.2%;餐饮收入1841亿元,增长5.8%。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网上销售支撑有力,即时零售等新业态兴起。
新型消费模式不断涌现,悦己消费、情绪消费、文娱消费持续升温,品质型消费增长加快。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57.6%,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增长22.2%。演艺和体育赛事火热,上半年举办数十场大型演唱会、观众超150万人次,有效带动票房收入和综合消费增长。“浙BA”火热开赛,“百县大战”预选赛如火如荼,各地推出一系列“体育+消费”活动。网游、网剧、网文等文化“新三样”不断激发消费新增长点。

7月20日晚,“浙BA”杭州西部赛区,富阳队对战建德队比赛现场(央广网发 富阳区委宣传部供图)
同时,绿色消费渐成新风尚,新能源汽车、节能家电零售额均实现较快增长。假日经济拉动作用明显,“五一”和“端午”假期全域旅游人数同比分别增长13.7%和8.3%,带动了相关服务消费的增长。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