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黔西南:城市休闲空间里的“微幸福”

时间:

3月28日晚,兴义市大佛坊还未入夜,早已人头攒动。

一场奏响春日旋律的演出,又将再次上演。

中国煤矿文工团的艺术家们在此倾情献艺,奉上一场视听盛宴——“贵州民歌汇 民歌汇兴义”助力2025年“四季村歌”主场活动惠民演出。

掌声不断,高潮迭起。

百年老巷里,热闹非凡。

自去年9月正式开市以来,每逢周末,以“加油之声”为主题的露天免费演出频繁在此上演,歌声飘荡老巷之中,居民在此等待一场又一场的惊喜。

“有演出的时候,遇到熟悉的歌曲还能跟着唱一唱,氛围很好。”居住在大佛坊附近的市民刘安国说。

多彩的文娱生活、完备的健身场馆、丰富的公共文化服务......居民可触可感的民生幸福指数浓缩在一个个城市文娱休闲空间的“微幸福”里。

城市公共休闲空间,为微幸福“就地加码”

“走,跑步去!”

一到傍晚,兴义市市民张兰琼总爱呼朋唤友,和她的跑友们相聚于兴义市体育中心,在体育中心的跑道上跑上几圈。

“喜欢跑步已经好几年了,身边的朋友也因为跑步而相聚在一起。体育中心就在家门口,比较方便。”

沿着跑步的足迹,张兰琼和她的跑友们,在春日白色樱花飘落的花月湖公园、夏日蓝花楹盛开的万峰林城市健身步道、风景如画的万峰林滨河长廊步道上,奔跑挥洒汗水,释放身心。

日益完备城市公共休闲空间,让居民一个个微幸福“就地升级”。

花月公园里免费的儿童滑滑梯、户外智能健身器材,桔山广场晨起跳着广场舞、打着陀螺锻炼的中老年人,穿云洞公园吹来弹唱玩弄乐器的老年人,桔山中央湿地公园结队游玩散步的市民......

城市方寸之间,怡然自得。

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为微幸福“添砖加瓦”

自助借还书机、Wi-Fi全馆覆盖、智能储物柜、免费自助热水......在黔西南州图书馆临近各类社会性考试,亦或是周末、寒暑假期间,总是座无虚席。

市民唐女士就是其中之一。

“在图书馆备考学习,这边人多氛围好。”她说。

黔西南州图书馆位于黔西南州民族文化中心六楼,该中心依次分布着黔西南州文化馆、黔西南州博物馆,三馆合一的功能布局,成为市民精神文化生活“加油站”。

“我们每周都会有古琴公益课程,希望更多的人关注古琴、喜爱古琴。”每周,黔西南文化馆的古琴公益课杨曼老师,都会为学员倾心讲授古琴基本技巧,讲解古琴历史文化渊源。

古琴公益课、残疾人士声乐培训班、布依族刺绣技艺培训等黔西南州文化馆举办各类培训,极大地丰富市民文化生活。

此外,在黔西南民族文化中心二楼展厅,各种书画展览、民族传统技艺展览、历史文物拓片展等,既是窥见地方民族文化的窗口,也是提升公民文化素养的场所。

目前,黔西南州140个乡镇(街道)文化站、1295个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内皆设置有图书阅览室等阅读场所,文化站已实现县级图书馆总分馆制。

黔西南州还将持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完善基层综合文化站(中心)设施设备、“城市主题书房”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推进“15分钟”健身圈建设,持续推动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让城市公共休闲文娱空间,托举起居民的微幸福指数。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瑶

编辑 段源兴

二审 张恒 宋洁

三审 陈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