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香系列酒收入创新高,茅台的“重要增长极“助企业穿越周期
作为行业龙头,贵州茅台继续交出了一份业绩双增的“成绩单”。
4月2日晚间,贵州茅台发布2024年报,数据显示,该公司去年实现营业总收入为1741.44亿元,利润总额1196.39亿元,归母净利润862.28亿元,同比分别增加15.66%、15.41%和15.38%。贵州茅台这一系列数据,除了持续创下新高外,还圆满完成2024年定下的相关经营任务。
透过茅台年报,除了“超级大单品”茅台酒保持在千亿以上规模外,作为“第二增长曲线”的酱香系列酒表现同样不容小觑。2024年报数据显示,酱香系列酒去年为贵州茅台带来了246.83亿元的销售收入,同比增加19.65%,该数据创下历史新高,与此同时,酱香系列酒销量约3.69万吨,同比增加18.47%。相关核心数据的持续增长,既意味着酱香系列酒受到市场的广泛欢迎,也预示着茅台第二增长曲线效应凸显。
对于千亿级的茅台来说,实现持续健康增长是企业一直追求的目标,同时也是一场“大象起舞”,随着酱香系列酒成为茅台的“重要增长极”地位与贡献比重日益提升,这使得贵州茅台穿越周期的底气更足,定力更强。
酱香系列酒在行业调整期里逆势增长
今年继续深化打造“产品力、市场力、品牌力”
据了解,2024年是白酒处于深度调整期的一年,在这一年里,白酒出现价格倒挂、渠道库存拥挤及终端动销不畅的情况,“酱酒热”退潮,让酱香白酒出现了较为困难的状况,即使行业龙头贵州茅台,在去年部分时间段也受到一定波及。
然而,据年报披露出的业绩数据显示,贵州茅台不但在相关波动中“稳住脚跟”,同时还逆势取得双位数增长,凸显出行业龙头的韧性。其中,除了业绩“压舱石”茅台酒的基本属性和基本需求面没有发生改变外,身为“重要增长极”的茅台酱香系列酒同样表现亮眼,尤其是宏观经济周期、行业周期和贵州茅台自身发展周期“三期叠加”的影响下,酱香系列酒销售收入同比增加19.65%,这在当下白酒市场环境中是优异且罕见的。
行业人士认为,茅台酱香系列酒获得双位数增长,对市场影响是巨大的,其不但展示出市场对高质量酱香白酒的旺盛需求,以及酱酒的市场潜力,同时进一步提升了市场上的高品质白酒供应水平,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那么,茅台酱香系列酒业绩逆势大增,究竟做对了什么?实际上这与贵州茅台持续深化酱香系列酒的产品力、市场力、品牌力这“三力”建设息息相关。
简单来看,茅台酱香酒的“三力”与茅台酒是一脉相承的,在“质量是生命之魂”的信仰下,茅台酱香系列酒主动采取了“慢下来”的策略,其中提升产品质量是其近年来的核心。同时,贵州茅台持续深耕该系列产品的市场与基础,全面优化提升产品结构、全面优化市场、全面提升经销商团队,并注重战术的精细化等,进一步将庞大的市场基础做牢固,最终在去年让产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深入人心”。
从市场反馈来看,去年茅台酱香系列酒收获了丰厚回报,贵州茅台旗下酱香酒销售公司与经销商开展陈列15700单元,品鉴会51000桌、宴席44000场,切实培育了消费市场,同时还开展了走进企业4000多场、圈层赞助1400多场,这些切实落地的市场活动极大加强了茅台酱香系列酒的市场渗透率。
其中,作为酱香系列酒核心大单品的茅台1935,去年4月,该产品实现品质升级后,在市场上迅速受到了广好评及关注,尤其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茅台1935的市场销量大增,尤其从“中秋-国庆”销售旺季开始成为商务宴请、企业年会以及高端聚会等场景的“常客”,不少经销商甚至反馈产品断货。渠道对产品的高需求度,动销持续供不应求,使得茅台1935去年依旧企稳百亿。
在贵州茅台管理层看来,茅台酱香系列酒未来要深化产品力、市场力、品牌力的建设。茅台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莉曾表示,产品力是赢得市场竞争的根本,市场力是抢占地盘的手段,品牌力是获得溢价收益的放大器。这也意味着,“三力”建设依然是茅台酱香系列酒今年乃至未来的重点工作。
而具体到市场工作方面,2025年,茅台酱香系列酒以“强品牌、树单品、助渠道、夯基础、提服务”为宗旨和原则,积极做好“卖酒向卖生活方式转变”, 尤其在“树单品”方面,将坚持“一体两翼”的品牌发展策略,全力打造以茅台1935为核心,以茅台王子酒和汉酱酒为“两翼”的茅台酱香酒大单品集群,并且聚焦茅台1935、茅台王子酒和汉酱等打造“三大百亿事业部”。
“重要增长极”“第二曲线”效应凸显
酱香系列酒持续助力提升贵州茅台价值
整体而言,酱香系列酒对贵州茅台越来越重要。
在2025年要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内需的大背景下,贵州茅台要持续健康稳定增长,提升公司投资价值和增强股东回报,除了要保持和巩固茅台酒千亿的压舱石地位外,连续保持双位数增长的茅台酱香系列酒,更是上市公司“双轮驱动”的重要一极。
众所周知,一家成熟且业绩稳定的龙头企业,是不会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而是打造多元驱动的模式。以国外龙头消费企业为例,食品巨头雀巢除了咖啡是核心收入来源外,其糖果、乳制品、冷冻食品(冰淇淋)以及营养科学等业务管线,在经过多年持续的耕耘为该公司业绩增长提供重要支撑;洋酒巨头帝亚吉欧除了深化布局烈酒(78%)外,啤酒管线(16%)正逐渐成为其提供多元化收入的可能。同样国内的消费龙头公司,伊利在液态奶业务基础上,横向延展出奶粉、冰淇淋以及奶酪等多元业务,且占比越来越高,这一系列布局让该公司在乳业消费调整中度过低谷期。
贵州茅台大力打造酱香系列酒,同样基于“多元驱动”的基本逻辑,这一长远战略的推进,使得贵州茅台在茅台酒市场日渐趋于稳定增长之外提供新的增长空间,同时还让贵州茅台的产品体系日益完善,并且能在各个价格带企稳和布局。
酒类独立分析师肖竹青认为,茅台酒和茅台系列酒的协同发展形成了“双轮驱动”的格局。茅台酒巩固高端市场地位,而茅台系列酒则通过性价比优势拓展中高端市场,这种策略不仅提升了市场覆盖率,形成茅台酒有效的“护城河”,不仅增强了品牌的整体影响力,更收获了良好增量效益。
从这一布局的推进来看,茅台酱香系列酒的“重要增长极”“第二曲线”的作用日益明显,单纯从数据指标来看,10年前贵州茅台成立酱香酒公司布局运营酱香系列酒时,其销售收入仅9.35亿元,销售量仅7880吨,但是经过10年发展,酱香系列酒销售收入已经达到246.83亿元,翻了差不多27倍,销量达到了3.69万吨,翻了超过4倍。
若按照白酒企业惯用的一线酒企“百亿”门槛来衡量,茅台酱香系列酒的规模已跻身行业前10,但值得注意的是,达到这一水平,茅台酱香酒公司仅用了10年,不论是增长速度还是发展质量在行业内可谓首屈一指。贵州茅台之所以能持续“大象起舞”,酱香系列酒的发展速度自然功不可没。
业界分析认为,酱香系列酒是贵州茅台持续加强基本面的重要业务管线。优质、稳定增长的酱香系列酒,短期来看是助力贵州茅台夯实“基本盘”,助力企业穿越周期的优质业务,从长远来看,酱香系列酒让贵州茅台持续保持“向上生长”,为贵州茅台提升投资价值,同时坚定了股东保持长期持有的信心。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