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活化“走谷雨”民俗 四川德阳罗江区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时间:

封面新闻记者 伍勇

春雨生百谷,时至已暮春。4月20日清早,当阳光洒在已经逐渐成熟的油菜田时,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国家级水稻油菜双季制种基地热闹起来。当天,“谷生罗江·雨润良种——2025年德阳市罗江区走谷雨传统农耕民俗主题活动”在此举行。

罗江区“走谷雨”民俗活动历史悠久,是老百姓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收、国泰民安的一项传统民间习俗活动,通过走谷雨、开秧门、品新茶、巡田地等民间习俗活动,传承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农耕文化。

2025年德阳市罗江区走谷雨传统农耕民俗主题活动举行

上午9点半,舞蹈《谷雨情》拉开活动序幕。身着绿色舞蹈服的演员们宛如油菜花田中的精灵,翩翩起舞。随后,四川清音《天下粮仓》、歌伴舞《向上生长》《龙舞在天》和《双龙点睛》等节目轮番上演。通过赋予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表达,激活乡村新动能。

在开秧门仪式中,嘉宾们用岷江之水浇灌绿油油的秧苗,随着一声“开秧门咯”,秧苗撒入稻田开始栽种。“一束秧苗入田,万担粮油归库”在这里走出第一步。

仪式结束后,嘉宾游客们走进国家级水稻油菜双季制种基地,开始“走谷雨”活动,“巡稻田、走谷雨、品新茶”,感受罗江种业,体味略坪镇农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罗江区国家级水稻油菜双季制种基地

行走于油菜田中,山歌队唱起迎宾歌,嘉宾们品尝谷雨新茶。河堤旁,老者牵着水牛悠悠路过,孩童放飞风筝,好一幅乡村美景。

本次活动还特意邀请农业方面专家,为群众面授种稻谷、育菜籽、培秧苗、栽秧子等培育双种顺应时令、科学的种植技艺。

据悉,作为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和国家级油菜制种大县,罗江区年产油菜种子约占全国用种量的20%。位于罗江区西北部的略坪镇更是粮食生产的重要基地,形成了首批水稻与油菜双季制种的产业样板,已建成国家级水稻油菜双季制种基地,是长江中下游最大种子保供区。

“一束秧苗入田,万担粮油归库。”

罗江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地将以“走谷雨”活动为契机,进一步促进罗江种业健康发展,高水平提升农文旅融合发展质效,促进旅游新兴产业提档升级,延续优秀传统文化,让旅游与绿色产业、乡村振兴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