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河区:绘好“春播图” 孕育“丰收景”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过后,草木华发,正是躬身稼穑的好时节,在七里河区广袤的田野上,处处涌动着春耕备耕的热潮。农民们抢抓农时,培育新苗、购买农资、检修机械,忙碌的身影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劳作图。

“田间课堂”送技术 农民增收有盼头
生产力是促进产业发展的核心因素,七里河区通过培训优技能,强化绿色防控,着力改善农田种植条件,提升土壤肥力,以手把手、面对面、直播互动等形式开展农业技术培训,为农业高产高效奠定坚实基础。
西果园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配合区农技站围绕“日光温室绿色防控管理”主题,组织50余名种植户开展专题培训,结合实例讲解农业防治(轮作、抗病品种)、物理防治(诱虫板、防虫网)、生物防治(天敌昆虫)及科学用药技巧,强调“预防为主、综合施策”,并为农户发放诱虫板、农药等物资,切实提升农户标准化管理水平。

彭家坪镇联合甘肃省农业信息中心等多部门创新打造“12316田间课堂春季苹果园管护”网络直播活动,邀请多名专家组成技术团队对农户开展培训。活动聚焦网络直播这一新型农业服务载体,构建互联网传播体系,创新传播模式,打造“数字新农技”。专家团队系统讲解苹果树疏花疏果、套袋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通过镜头直观展示果树修剪角度、套袋操作规范等细节,实时解答农户疑问,单场直播吸引超10万人次在线观看,革新农技推广模式。

黄峪镇周岩坪村的桃园里,省农业专家采用“手把手、面对面”的教学模式,为桃农们讲解桃树不同枝条的修剪原则,到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果树管理要点,专家讲得细致入微,桃农们听得认真,不时提出问题,现场互动热烈。“春季是桃树生长旺盛的时候,也是进行整形修剪的最佳时机,大家看,这棵桃树的徒长枝要从基部剪掉,这样能减少养分消耗,让营养集中供应给结果枝……”与传统课堂教学不同,培训专家亲自示范,桃农上手实操,专家在旁及时指导纠正。
完善种植新技术 提升品质增产能
近年来,七里河区积极顺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新形势,按照“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品牌化发展思路,力促日光温室蔬菜向自动化、规模化发展。目前已建成6个设施基地,有效促进产业振兴,持续增加农民收入。

为确保春种春管工作顺利进行,七里河区农产品质量监测站技术人员深入辖区内设施蔬菜种植生产基地,指导农民科学精细抓好蔬菜种植管理,并对种植生产基地上市农产品开展大排查行动,让“菜篮子”装满“放心菜”。在贾家山一泵站,春灌准备抢抓农,实时进行设备检修调试,优化水资源调配方案,确保灌溉体系高效运转,为春耕生产提供“源头活水”。
在百合种球繁育基地,农民也开始忙着在大棚里移栽百合种球。七里河区通过不断探索,以鳞片扦插繁殖技术为突破,将百合的种植周期从6年缩短至5年,在提高百合品质的同时,也增加了产量。

“目前,百合鳞片扦插快速繁殖新技术的应用已经进入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的实验已经成功将百合种球的培育周期由三年缩短为两年,如果第二阶段再次有效缩短百合生长周期,实现兰州百合生产‘降年限、降成本、提产量、提品质、增效益’的目的,那么新技术将为整个七里河区的百合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七里河区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站推广研究员、首席专家李斌表示。

农资储备强保障 春耕备耕夯根基
七里河区坚持粮食生产目标不动摇,严格落实粮食安全主体责任,一环紧扣一环抓好农业生产,通过政策宣传、技术指导、农资保障、农机服务等助力农业增收,坚决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今年种植任务落到实处、细处。目前已调运储备粮食作物种子3638吨,化肥1049吨、有机肥2520吨、农膜110吨、农药11吨,全力保障农资储备充足、质量可靠。


七里河区积极引导金融机构与各类涉农企业、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种养大户、村社等进行对接,全面掌握辖区内农牧业生产动态和融资需求,制定信贷投放计划,有效扩大涉农贷款投放规模,全力保障春耕生产资金需求。面对春耕生产“短、极、快”的特点,兰州农商银行七里河支行与全区各乡镇共同为农户搭建融资信息沟通“一站式”服务点,全面了解农户购种、购肥、农机具添置等资金需求,开辟春耕备耕融资绿色通道,确保涉农贷款当天受理、次日放贷。截至目前,已为全区春耕备耕种植业524户发放贷款6450.99万元,新增农户授信543户,授信金额6911.39万元,助力辖区春耕备耕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最是一年春好处,地绵万里尽春耕。七里河区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落地见效,促进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
记者:强立敏 责编:梁倩茹 审核:陈亚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