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同砚,生死同甲萧策沈清辞无广告在线阅读
第一章梅坞听雪,稚语定约天启十三年,腊月廿三,小年。京城连下了三日暴雪,
天地间白茫茫一片,连国子监门前的石狮子都裹了层厚雪,活像两尊玉兽。
镇国公府西跨院的梅坞却暖得很,雕花窗棂糊着三层云母纸,炭盆里燃着上好的银丝炭,
将空气烘得带着松木的暖香。沈清辞跪坐在窗边的矮榻上,手里捏着支狼毫笔,
正对着一张摊开的《孙子兵法》描红。他年方七岁,穿一身月白锦袍,墨发用玉冠束着,
露出光洁的额头,眉眼间已是清俊模样,只是鼻尖沾了点墨渍,像只偷喝了墨汁的小狐狸,
自己却浑然不觉。“清辞!清辞!快出来看!”院外传来少年清亮的呼喊,
伴着积雪被踩踏的“咯吱”声。沈清辞放下笔,刚走到门边,门帘就被猛地掀开,
一股寒气裹着雪沫子涌进来,紧接着,一个穿着玄色锦袍的少年冲了进来,肩上落满了雪,
却笑得眉眼弯弯。“阿策,你又冒雪跑过来,仔细冻着。”沈清辞伸手,
想帮他拍掉肩上的雪,却被少年一把拉住手腕。来人名叫萧策,是镇国将军府的嫡子,
比沈清辞大两岁,生得虎头虎脑,眉眼间满是英气,此刻脸颊冻得通红,
手里却紧紧攥着个油纸包。“先看这个!”他献宝似的打开油纸包,
里面是两块还冒着热气的梅花酥,酥皮上印着精致的梅枝纹,“我娘刚做的,还热乎着呢,
特意给你留的。”沈清辞看着那两块酥饼,眼底泛起暖意。他和萧策是自幼一起长大的,
两家府邸只隔了一条巷子,从穿开裆裤时就一起爬树掏鸟窝、下河摸鱼虾,连先生教的功课,
都是凑在一起做。镇国公沈敬是文臣之首,镇国将军萧烈是武将支柱,两家世代交好,
他们俩的情谊,更是比亲兄弟还亲。“你怎么不吃?”萧策见他只看着,
不由拿起一块递到他嘴边,“快尝尝,比上次点心铺买的还好吃,我娘放了蜜渍的梅花,
甜得很。”沈清辞张口咬了一口,酥皮簌簌落在衣襟上,甜而不腻的味道在舌尖散开,
还带着淡淡的梅香。他笑着点头:“好吃,多谢阿策。”“好吃就多吃点,我这里还有。
”萧策自己也拿起一块,三两口就咽了下去,随后目光落在桌上的《孙子兵法》上,
好奇地凑过去,“你又在看兵法?先生不是让你背《论语》吗?
”沈清辞指了指书页上的批注:“我爹书房里找的,这上面画了城池攻防图,
比《论语》有意思。”他拿起笔,在空白处快速画了个简单的阵型,“你看,
要是敌人从南边来,咱们可以在这里设伏,用弓箭手先消耗他们的兵力,
再派骑兵绕到后面夹击,保管能赢。”萧策凑过去,盯着那张草图看了半天,
眼睛越睁越大:“清辞,你也太厉害了!我爹让我背兵法,我背了半天都记不住,
你居然还能画图!”他拍了拍沈清辞的肩膀,一脸认真,“我爹说了,以后我要当将军,
保家卫国!到时候我请你当我的军师,咱们一起上阵杀敌,好不好?
”沈清辞看着他坚定的模样,忍不住笑了,伸手和他击了个掌:“好!拉钩为誓,
以后你当将军,我当军师,咱们一起守护大启山河。”窗外的雪还在下,梅枝上积满了雪,
却有几朵红梅顶着雪绽放,艳得夺目。暖阁里的两个少年,一个眼神清亮,一个眉眼坚定,
他们对着满室暖光,许下了一个关于山河与共的约定。那时的他们还不知道,
命运的狂风暴雨,已在不远处等着他们,将他们的人生,彻底掀翻。第二章风云骤起,
家破人亡天启十六年,秋。京城的秋天总是来得急,一场秋雨过后,气温骤降,
街头巷尾的树木都染上了金黄。这一年,沈清辞十岁,萧策十二岁,都比三年前长高了不少。
沈清辞愈发清瘦俊秀,手指修长,握笔时腕骨分明;萧策则长开了些,肩背宽了不少,
走起路来带着少年人的挺拔,只是看向沈清辞的眼神,依旧和小时候一样,满是信赖。
这些年,他们依旧时常凑在一起。萧策会偷偷把将军府的兵法书带给沈清辞看,
沈清辞则会帮萧策分析兵法里的难点;萧策在演武场练骑马,会特意留一匹温顺的小马,
让沈清辞试着骑;沈清辞琢磨出了新的战术,也会第一时间讲给萧策听。他们的默契,
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早已刻进了骨子里。九月廿七,是沈清辞的十岁生辰。
萧策一早就跑来找他,手里拎着个木盒,里面是一把精致的匕首,刀柄上刻着“策”字。
“我求我爹给你打的,”萧策把匕首递给沈清辞,“以后你带着它,要是有人欺负你,
你就用它防身。”沈清辞接过匕首,入手冰凉,却觉得心里暖烘烘的。
他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布包,里面是一幅画,画的是两个少年在演武场骑马,背景是漫天晚霞。
“我画的,给你。”萧策接过画,看得眼睛都亮了:“好看!我要挂在我的书房里,天天看!
”两人正说着话,外面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伴着下人惊慌失措的呼喊:“公子!
不好了!府外都是禁军,说……说国公爷通敌叛国!
”沈清辞手里的匕首“啪嗒”一声掉在地上,他难以置信地看着门口,
只见母亲柳氏跌跌撞撞地跑进来,脸色惨白:“清辞,快,跟娘走!你爹被他们带走了,
我们得去救他!”萧策也慌了,他拉着沈清辞的手:“清辞,别怕,我去找我爹!
我爹是镇国将军,他一定能救你们家的!”“别去!”沈清辞拉住他,声音带着颤抖,
却异常冷静,“这是圣旨,你爹也无能为力。阿策,你快走吧,别被我们家牵连了。
”“我不走!”萧策红了眼眶,“我们是兄弟,我怎么能不管你!”就在这时,
外面传来了禁军的呵斥声,还有兵器碰撞的声音。柳氏把沈清辞拉到身后,想护着他,
却被冲进来的禁军推开。为首的将领冷声道:“奉陛下旨意,镇国公沈敬通敌叛国,
证据确凿,即刻押赴天牢!沈家男丁流放三千里,女眷没入教坊司!十岁以下男丁,
可发卖为奴!”沈清辞被禁军抓住胳膊,他回头看着母亲,看着父亲被押走的背影,
看着府里的下人被一个个推倒在地,泪水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
他看到萧策被将军府的管家拉走,萧策挣扎着,大喊着他的名字,声音嘶哑,却被越拉越远。
混乱中,沈清辞被推搡着走出镇国公府。曾经繁华的府邸,此刻已是一片狼藉,
门前的石狮子被泼了黑墨,百姓围在路边,指指点点,那些目光,有同情,有鄙夷,有冷漠,
像一把把刀子,扎在他的心上。他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被带到官衙的,
也不知道接下来会面临什么。他只知道,从这一刻起,他不再是镇国公府的小公子,
而是罪臣之子沈清辞。三天后,流放的名单下来了。沈清辞因为年纪尚小,被免于流放,
却被发卖到了京城最大的戏班——玉春班。当官差把他带到班主面前时,班主上下打量着他,
见他生得眉清目秀,皮肤白皙,不由点了点头:“这孩子模样倒是不错,就是太瘦了,
好好****,或许能成个角儿。”沈清辞死死攥着怀里的匕首,指甲几乎嵌进肉里。
他看着班主油腻的嘴脸,看着周围戏子们或同情或嘲讽的目光,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活下去,
一定要活下去。他要查清父亲的冤案,要让那些陷害沈家的人,血债血偿。
第三章戏台生涯,粉墨遮颜玉春班的日子,比沈清辞想象中还要难熬。班主姓刘,
是个五十多岁的男人,脸上总是挂着假笑,手里拿着根戒尺,看谁不顺眼就抽谁。
他给沈清辞取了个新名字,叫“苏怜玉”,让他跟着班子里的老戏子学唱花旦。
学戏的过程枯燥而痛苦。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吊嗓子,从“咿咿呀呀”的开嗓,
到复杂的唱腔,稍有不慎,就会被刘班主用戒尺抽打。沈清辞的嗓子本就清亮,
却要硬生生学花旦的柔媚唱腔,练得喉咙都肿了,连喝水都疼。除了吊嗓子,还要练身段。
花旦的动作讲究柔美,抬手、转身、莲步,都有严格的要求。沈清辞自幼读书,
虽跟着萧策学过骑马,却从未练过这些,稍不留神就会摔倒。每次摔倒,
刘班主都不会放过他,戒尺落在背上,**辣地疼,几天后,背上就布满了伤痕。
他本是锦衣玉食的公子,哪里受过这样的苦。有好几次,他都想过放弃,
想一头撞死在柱子上,一了百了。可每当他看到怀里的匕首,想到父亲临终前的眼神,
想到萧策的约定,他就会咬牙坚持下去。他知道,只有活下去,只有变得强大,
他才有机会复仇。沈清辞学戏很快。他本就聪慧,又肯吃苦,不到半年,
就已经能上台唱一些小配角了。他生得清俊,扮上女装后,眉眼如画,身姿窈窕,
一上台就吸引了不少观众的注意。刘班主见他有潜力,便开始重点培养他,
让他学唱《霸王别姬》《牡丹亭》这些经典剧目。花旦的唱腔柔美,身段娇媚,
与沈清辞原本的性格截然不同,但他还是硬生生地学了下来。每次上台,他穿着繁复的戏服,
画着浓艳的妆容,在戏台上唱着别人的悲欢离合,心里却满是自己的痛苦与仇恨。
他记得第一次以花旦的身份登台,唱的是《霸王别姬》里的虞姬。当他穿着粉色的戏服,
手持双剑,在戏台上翩翩起舞时,台下掌声雷动,叫好声不绝于耳。
可他看着台下那些醉生梦死的达官贵人,心里却一片冰冷。他想起父亲被押赴刑场时的场景,
想起母亲没入教坊司时绝望的眼神,想起自己如今的处境,泪水几乎要冲破眼眶。
但他不能哭,他只能强忍着,继续唱下去,跳下去。日子一天天过去,
沈清辞在戏台上的名气越来越大,成了玉春班的台柱子,不少达官贵人都点名要听他的戏。
他也借着唱戏的机会,开始留意朝堂上的动向,收集关于沈家冤案的线索。他知道,
陷害沈家的人势力庞大,想要查**相,绝非易事。这期间,他也曾见过萧策几次。
天启十八年,萧策十五岁,考上了武举,成了一名禁军校尉。有一次,
萧策跟着上司来玉春班听戏,沈清辞正在台上唱《梁山伯与祝英台》,扮演祝英台。
当萧策看到台上那个扮相娇美、唱腔婉转的“祝英台”时,
他愣住了——虽然沈清辞的妆容变了,声音也刻意压低了,但他还是一眼就认出了他。
萧策的眼眶瞬间就红了,他想冲上台去,却被上司拉住。沈清辞也看到了萧策,
他的心脏猛地一缩,险些唱错了调子。但他很快就恢复了平静,继续在台上表演,
仿佛什么都没看见。戏散后,萧策偷偷溜到后台,想找沈清辞。
却被刘班主拦住了:“这位大人,我们家怜玉还要卸妆休息,不便见客。
”萧策急道:“我有话要跟他说,求你让我见他一面。”就在这时,沈清辞从里面走了出来。
他已经卸了妆,穿着一身素色的衣衫,脸色苍白,眼神却异常冷漠。他看着萧策,
淡淡地说:“大人认错人了,我不是你要找的人。”萧策看着他,
泪水忍不住掉了下来:“清辞,我知道是你,我知道你这些年受苦了。你放心,
我一定会想办法救你出去,一定会查清你父亲的冤案!”沈清辞冷笑一声:“大人说笑了,
我只是一个戏子,哪有什么冤案。大人还是请回吧,免得被我这个戏子玷污了身份。”说完,
他转身就走,没有再看萧策一眼。他知道,萧策现在还没有能力救他,他们之间的身份差距,
已经越来越大。他不想连累萧策,
更不想让萧策看到自己如今这副模样——那个曾经和他一起谈论兵法、约定共守山河的少年,
如今却只能在戏台上男扮女装,唱着不属于自己的悲欢。萧策看着沈清辞的背影,
心里像被刀割一样疼。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尽快往上爬,一定要变得足够强大,只有这样,
他才能救沈清辞,才能实现他们当年的约定。第四章沙场砺剑,
荣归故里萧策却看得心疼不已。他知道,这戏台上的风光,背后是沈清辞无数的汗水和泪水。
他看着沈清辞的眼神,虽然隔着浓妆,却依旧能看到那份藏在眼底的清冷与倔强。戏散后,
萧策没有像上次那样冲动地去找沈清辞,而是找到了刘班主。他拿出一叠银票,
放在刘班主面前,银票的数额足以买下半座玉春班。刘班主看着桌上的银票,眼睛都直了,
手指摩挲着银票边缘,脸上的假笑堆得更厚:“这位大人,
您这是……”“我要苏怜玉的卖身契。”萧策声音低沉,语气不容置疑,“这些钱,够不够?
”刘班主咽了口唾沫,心里打着算盘。苏怜玉是玉春班的台柱子,没了他,
玉春班的生意肯定会一落千丈。可眼前的银票实在太多了,足够他下半辈子衣食无忧。
他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点头:“够,够!大人愿意赎他,是他的福气!我这就去拿卖身契!
山河同砚,生死同甲萧策沈清辞无广告在线阅读 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