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总体稳定,后期供给充足,豆粕价格将逐步回落
大豆进口节奏扰动,
豆粕价格出现阶段性明显上涨
今年以来,受美国特朗普政府滥施关税影响,全球大豆供应链产业链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加,国内大豆压榨贸易企业积极主动应对,豆粕供应总体充足,豆粕出厂均价在每吨2900—3700元区间运行,波动基本正常。从4月中下旬开始,豆粕市场出现明显上涨行情,出厂均价快速上涨至每吨4000元以上,累计涨幅达到了30%左右。综合各方面信息看,近期豆粕价格大幅上涨,主要是巴西大豆收获期间主产区降雨过多,收获进度延迟,巴西进口大豆到港时间较往年延后半月左右,导致市场供需衔接存在阶段性矛盾。根据海关数据,1—3月我国自巴西累计进口大豆454万吨,同比下降55%。大豆到港数量减少,导致压榨加工企业原料供给不足,开机率下降,部分企业停止报价、停签新合同,豆粕产量与库存减少,引发供应紧张担忧,并引起饲料价格每吨联动上涨50—200元。但拉长历史周期看,即使豆粕价格短期涨幅较大,目前的价格水平与前几年每吨近6000元的高位相比,仍大体处于正常范围。按今年4月份豆粕均价计算,较近5年同期平均水平低约8%。
下游饲料养殖需求总体稳定,
企业应对价格波动能力明显提升
后期巴西大豆供给充足,
随着压榨企业开工率提升,
豆粕价格将逐步回落
因全球大豆需求增长拉动,近年来巴西大豆种植面积持续扩张,出口明显增加,在我国大豆进口中占比不断提高。2024年,我国自巴西进口大豆7465万吨,占全部大豆进口的71%。2024/2025年度,由于天气条件较好、单产提升等原因,巴西大豆再次丰产,创近年来历史新高。考虑到价格优势、供应稳定性等因素,预计巴西大豆全年出口量将达1.06亿吨,较上年增加约300万吨。在巴西大豆上市初期,国内大豆加工贸易企业已经大量采购,预计今年我国自巴西进口大豆数量和占比将进一步提升。
每年第二季度是巴西大豆出口旺季,这一情况将持续到9月份。前期因天气等原因延迟的巴西进口大豆将在4月底陆续集中到港,国内大豆供给不足的局面将得到明显缓解。根据近期的到港船期预报,5月、6月我国大豆到港预计将分别超过1200万吨、1100万吨。大豆到港增加,将带动油厂开工率逐步回升,有效提高豆粕产量与库存,缓解供给偏紧局面,豆粕及饲料价格预计也会随之逐渐转为下降。山东亚太中慧集团豆粕采购相关负责人王德兴判断,国内豆粕随着南美大豆集中到港,供给最紧张的时期已基本过去,伴随着油脂压榨企业开机率的回升,豆粕价格将逐步回落。实际上,自4月25日开始,豆粕现货价格已出现连续下跌走势,截至4月29日豆粕出厂均价已下跌至每吨3500元以下,较前期高点累计跌幅超过600元,预计后期国内豆粕市场将恢复至供应宽松、价格正常波动的运行格局。
作者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沈辰 迟亮 陶莎
编辑 | 杨婧轩
责编 | 赵宁宁
主编 | 杨公元
监审 | 宋锦峰
部分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