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交警丨从李白杨到“白杨警”,荆门街头最暖的守护蓝!
时间:
记者:王超 通讯员:赵明镜、吴烁硕
“你知道李白杨吗?”“知道,荆门交警嘛!”走进荆门,提起李白杨,几乎家喻户晓。

52岁的李白杨是荆门交警的标杆,从警29年始终扎根路面。他是同事眼里的“三强”战友,敬业精神强、业务能力强、服务意识强;是群众心里的“三心”民警,服务贴心、执法暖心、守护安心。他带领的中队在2010年获公安部交管局授牌“李白杨文明执法示范中队”。而今,这株“小白杨”已孕育出整片森林。

“电动车靠右行,家长们即停即走。”五一前夕的象山大道,晨光未醒时,何斌已带着白杨中队队员出现在“荆门第一岗”——象山大道和海慧路交叉口,这里不仅有16所学校,更是荆门的商业中心。沙哑的劝导声穿透薄雾,汗水浸透的后背上,是李白杨“钉钉子”精神的传承。

“王师傅,您打好方向盘,一二三推……”5月1日深圳大道,掇刀大队王新杰正带领队员化身“推车侠”,将一辆瘫痪在路中的小卡车,及时推行至路边。这位曾在李白杨中队淬炼过的中队长笑道:“我们是会移动的小白杨。”
月亮湖路的星夜见证着另一株“白杨”的坚守。肖雄巡逻车上的时钟指向23时,刚处理完迷途老人的求助,又闪着警灯赶赴刮蹭事故现场。他的工作日志里记录着:单日巡逻50公里,纠正提醒违法行为27起,帮扶群众6人次。被问及动力来源,他回忆起曾经的白杨中队工作经历,“这里镌刻着前辈的初心。”

从李白杨到何斌、王新杰、肖雄,荆门交警用浸透汗水的警服作笺,以晒脱皮的脖颈为笔,在红绿灯交替间书写平安答卷。他们的年轮里刻着比朝阳更暖的守护——晨曦中精准如钟摆的指挥手势,正午时滚烫头盔下的耐心劝导,深夜里划破黑暗的警灯轨迹,是这个城市里永不凋零的“白杨林”。
正如市民张女士在市长信箱的留言:“每次看到‘小白杨’,就知道回家的路亮着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