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理响·沈城论坛丨“强引擎”拓展“新维度”

时间:

“强引擎”拓展“新维度”

□孙连宇

今年1至5月,沈阳市货物贸易出口额已达242.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9%,不仅增速跑赢全省3.8个百分点,出口规模更创下了历史同期新高。

在全球经贸格局深刻调整的大背景下,这份亮眼的“沈阳答卷”不仅传递出地方经济企稳向好的积极信号,为“决胜之年夺全胜”注入了强劲信心,还成为观察东北全面振兴新动能、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实践的一个生动窗口。

这份成绩单亮点纷呈。沈阳电工器材如逆势而起的火车头,以62.6%的增幅强力拉动全局,彰显了优势产业的带动能力与升级潜力;民营企业作为最具活力的构成,进出口激增50.2%,在开放大潮中奋勇争先,揭示了市场主体的蓬勃生机;对东盟出口22.6%的亮眼增长以及跨境电商“低值简易通关”模式高达52.9%的跃升,共同为沈阳开辟了多元纵深的新航道。优势产业同频国际脉动,民营经济活力奔涌,新业态澎湃不息……这是“沈阳制造”在国际市场“硬核”突破的真实写照。

然而,开放的深意不止于“卖出去”,更在于“引得来”“流得畅”。

经济双翼需要进出口平衡挥动——出口“整体降幅收窄”的态势当然值得肯定,但进口短板的补齐,才能更好构建区域经济循环闭环。沈阳在高端装备、关键资源、先进技术进口上持续发力,不仅能夯实本地产业链韧性,更能以“东北亚枢纽”的姿态集聚区域要素。这是破解“东北亚资源分散化”难题的核心密钥,也是将“制造优势”转化为“区域治理话语权”的战略选择——“沈阳方案”值得期待。

站在完成全年目标与做好“十四五”收官的节点,沈阳外贸“开门红”是再出发的动员令:要增强出口“强引擎”与进口“新支点”的协同、开放通道“硬联通”与制度创新“软联通”的融合,推动沈阳成为“东北亚资源配置中心”。

这份成绩单的深层意义,已超越一城一域的单向增长诉求。它既是东北全面振兴在“开放维度”的再破题,也是中国北方地区对接RCEP、融入全球产业链的新探索。当我们以更加开放的姿态链接东北亚、辐射东北腹地,其每一个百分点的增长与生长,都在为构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格局贡献沈阳力量。


来源:沈阳日报 图片据沈阳发布客户端

编辑:王沛霆

责任编辑:王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