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渣变“饲料” 生态循环走出致富新路子
时间:
本报讯 牙克石市免渡河镇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是重要的马铃薯生产基地,多年来马铃薯淀粉加工后的副产物薯渣如何有效处理成为一大难题。如今,免渡河镇摸索出了一条变废为宝的好方法,让废弃薯渣这个“生态包袱”摇身一变成为重要的“绿色财富”。
该镇有大中型马铃薯淀粉加工企业6家,年加工马铃薯80余万吨,生产过程中产出薯渣20余万吨。薯渣含水量大且易于发酵发霉产生异味,对此,该镇以就地消纳、能量循环、综合利用为主线,采取“政府支持、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实施”的方式,探索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治理模式。
2022年,牙克石市德铭沅农产品有限公司积极响应号召,经调研考察、项目选址、备案立项、办理手续等前期大量工作,投资2000余万元,建设年加工处理薯渣15万吨的生产线、厂房、办公用房、库房、检验室等,于今年9月20日开始正式生产运行。每10吨原料可出1吨成品,装袋后提供给饲料厂作为牛、羊、猪的饲料,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助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据免渡河镇党委书记刘宇慧介绍,近年来,免渡河镇按照牙克石市委“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富民强市”总体目标,立足马铃薯特色产业发展实际,着力培育以马铃薯种植、仓储物流、配套加工为支柱的马铃薯产业链。注重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共赢,坚持以经营主体和人民群众满意为根本导向,全力优化营商环境,集中力量推动特色产业做大做强、突破跃升,全面提升免渡河镇高质量发展迈向新台阶。(郑晓晔 刘佳一 刘双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