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里山河是山西!
如果你没来过山西该怎样为你描述?山西很“土”,是巍巍太行绵延不绝的土;是滔滔黄河携卷而下的土;是方言里保留着古汉语音韵的“土”;是洪洞大槐树下故乡的土;是积淀着中华文脉的土,踩过山西的土才懂得生命的厚度。你好,山西!

山川多姿,风光壮丽
东傍太行,西临黄河,勾勒出地理的轮廓。县县有山,无县不山。连绵起伏的山地占了山西面积的四分之三。左手一指是太行,迢迢太行路,自古称险峻。千骑俨欲前,群峰望如削。排列着刀劈斧削般的悬崖峭壁,峡谷突兀幽深,悬瀑飞泻千里。

右手一指是吕梁,林壑幽深胜太行,收罗眼底不辞忙。层峦耸翠,冰瀑之悬,这里有壶口瀑布,黄河奔流至此收窄而飞流直下,骇浪翻滚如万马奔腾。

汾河是黄河第二大支流,是山西人的母亲河。浩浩荡荡奔涌流过,带来充沛的水源,灌溉出片片肥田沃土。
人文荟萃 遗迹众多
这里是华夏文明的摇篮,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宝库”。拥有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452处,数量居全国之首。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36个取景地中有27个来自山西。山西古建,穿越历史云烟正在向世人讲述它千百年的魅力。

五台山有当今世界上仅存的音乐绝响梵乐,庙堂殿宇星罗棋布。是世界现存最庞大的佛教古建群。云冈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依山而凿,造像5100余尊。最高的17米,最小的仅有几厘米,是璀璨夺目的世界文化遗产。

始建于辽代的应县木塔,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纯木结构建筑。高耸入云,结构精巧,堪称屹立千年的奇迹,见证着华夏文明的瑰丽。享誉海内外的平遥古城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城墙历经600余年的风雨沧桑。古朴稳重,雄风犹存,砖石木雕的乔家大院,屋与屋衔接,院与院相连。斗拱飞檐,彩饰金装,书写了一代晋商的传奇故事。
英雄山河 传承伟大抗战精神
一张张老照片、一件件文物,见证血与火中熔铸的英雄气概。88年前卢沟桥事变点燃全民族抗战的烽火,新改编的八路军从陕西出发,挺进山西,深入太行,奔赴华北抗日前线。

平型关大捷主战场乔沟,先辈抗击强敌共卫山河,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1940年,八路军在华北发动大规模进攻,阳泉狮脑山顶峰曾是百团大战的主战场之一,参战部队达105个团20余万人,在交通干线上全面出击,给予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宁可前进一步死,绝不后退半步生”,“白刃格斗英雄连”的番号延续至今。百团大战是全面抗战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战略性进攻战役,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书写了辉煌一页。山河不言,却从未遗忘,伟大抗战精神如巍峨的丰碑矗立于民族记忆深处。
地道山西味儿
说到山西,不能不提面食,一块普通的面团落到山西人手里,幻化出万千诱人的姿态。大同刀削面堪称“出圈选手”,经“揉三醒三”的工序,加之“刀不离面、面不离刀”的手法,成就了一碗棱角分明、中厚边薄的刀削面。

莜面经滚水一烫,一双巧手轻揉慢捻,便有了栲栳栳、磨擦擦、莜面饨饨和鱼鱼。黄米面又黏又香,做成甜甜的黄米油糕、枣介糕最好。豆面香气四溢,成了抿尖里的点睛之笔,就连粗粝的高粱面,也能在红面擦尖、夹心面的细致工序中避短扬长。山西人对面食的爱刻进骨子里,来两盅汾酒,夹几片平遥牛肉,蘸一蘸老陈醋,尝一尝稷山麻花,都是地道山西味儿。

转型发展 活力山西
如今的山西全方位转型,是重要的综合能源基地和电力外送基地,外送电量位居全国前列。推动新能源供给提速,加快晋北风电、光伏基地建设。我国首个先进技术光伏示范基地落户大同,电网新能源装机占比历史性突破50%,外送绿电位居全国第一。

如今的山西向新而行,生产出世界上最薄的手撕钢,厚度仅为普通A4纸厚度的1/6,太重集团自主制造550吨起重机,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铸造起重机,展现着中国制造的风采。

始建于1924年的阳泉阀门公司,聚力科技创新,58个产品填补国内空白,产品远销多个国家和地区。蝶变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如今的山西向绿而行,实施太行山、吕梁山“两山”绿化,开展“七河”治理“五湖”保护,持续推动“一泓清水入黄河”。运城庄上村成为首个“中国零碳村镇示范村”,华北豹种群数量位居全国首位,如今的山西四通八达,驿桥兴建,山河飞渡,117个县(市、区)全部迈入“高速时代”。全长567公里的大西高铁开通后,让“千里秦晋一日还”化作现实。

2024年4月,从山西出发的中欧班列首次开到巴塞罗那,全省常态化运行的中欧班列线路已达23条,通达16个国家48个城市,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太行山见证山西的踏实稳重,汾河水诉说山西的积极进取;巍巍三晋,书写现代与历史交融的瑰丽画卷。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勾文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