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山东莒县:“四月八神集山会”启幕 非遗传承展现文化魅力

时间:

鲁网5月12日讯 5月5日(农历四月初八),具有600余年历史的莒县“四月八神集山会”在当地屋楼崮景区拉开帷幕。这项源于明初时期的民俗活动,融合历史传说、自然奇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六十年一轮回”的神秘传说和跨时空的文化叠层,成为当地重要的文化盛事。

相传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御史赵麟于四月初八日目睹屋楼崮出现了海市奇观,当地村民盛传这是六十年一遇的“神集”。为繁荣当地经济、便于乡民交易,赵麟提议设立屋楼庙会,于每年四月初八前后,连赶三夜,凌晨开市,天明罢市。

这一时间节点,恰恰与佛教浴佛节重合,民间便逐渐形成了“设香汤浴佛、摆酒宴祈福”的传统习俗。同时衍生出的“六十年一轮回”传说、“神集孩子一集能跑”的有趣说法,也折射出当地民众对文化传承的独特认知。

近年来,当地通过“民俗+旅游+非遗”的创新模式,吸引游客纷至沓来,带动周边餐饮、农副产品销售同比增长40%,有效推动当地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本届“四月八神集山会”增设非遗工坊、手工艺体验区,吸引游客沉浸式参与黑陶制作、周姑子戏表演等,日接待游客超5万人次。山会融入“登山祈福”“田园花海”等元素,游客们欣赏文艺演出、爬山登顶、赏民俗、品美食、看花木,形成“逛、赏、品、玩”多元体验。

山会特设黑陶工艺品展销区,传承五千年的制陶技艺通过微型陶器(如小碌碡、燎壶)焕发新生,成为游客争购的文创符号。店子集街道还开发“屋楼崮田园综合体”,将山会与传统村落、生态农业结合,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增添新动能、注入新活力。

屋楼崮作为山会核心区域,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考古研究表明,该地区与上古有巢氏文明存在密切关联,大口尊陶文“日月山”的发现,将中国象形文字实证向史前推进约1500年。每年春分时分的“屋楼春晓”奇观,红日从屋楼主峰喷薄而出、瑞气升腾,金光洒遍山川大地,至今仍是当地农耕文化的重要时令标志。

屋楼崮的文化密码远不止于此:在山体西南麓,有一处神奇的泉水,岩隙间涌出的清泉终年流淌,清冽甘甜。老一辈人口口相传泉水能治百病,吸引不少人半夜到此求水,足见当地百姓的推崇;屋楼圣境中有一块形似佛头的巨石,模样独特,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打卡……

如今,兼具历史厚重感与现代生命力的四月八神集山会,已从单一民俗祈福活动转型为区域性文化经贸盛会,汇聚本地特色农副产品,成为物资交流、文化展示的大舞台。以山为媒,当地深入挖掘屋楼崮独特文化和旅游资源,打响屋楼崮文化品牌,按下了屋楼崮文化旅游开发‘快捷键’”。(本网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