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开屏见“好”|从乞讨少年到孤胆英雄,他13岁参军三立一等功

时间:

《开屏见“好”》栏目,聚焦山东好人好事,让普通老百姓上封面、上开屏、上首屏,用最突出的位置推介“身边的榜样”,讲述精彩山东故事。本期人物是“致敬老兵·永不褪色的勋章”系列。

“祖国如果有需要,我随叫随到!”在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百岁老兵滕西远依然精神矍铄,走路不用拐杖,读书不戴老花镜。他的一生,跨越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荣立三次一等功、两次二等功、三次三等功,因表现出色,曾获两位开国将军亲自嘉奖。

“那时候家里穷,没有办法。”回忆起少年坎坷,滕西远感慨万分。他自幼父母双亡,兄弟五人中排行老三,为了养活两个弟弟,10岁的他不得不上街乞讨。

1938年,年仅13岁的滕西远加入莱东县大队,投身抗日洪流。因身材瘦小、皮肤黝黑,战友们都叫他“滕黑子”。令人没想到的是,正是这个瘦小的少年,在一次次交锋中,展现出过人的胆识和战斗力,屡立奇功。

1940年夏初,日军疯狂扫荡鲁中抗日根据地。在一次战斗中,滕西远的枪打空了子弹,敌人见状挥舞着刺刀向他砍来,滕西远腋下被刺受伤,却就此一发狠,夺过刺刀杀死了敌人。由于在战斗中表现突出,滕西远荣立一等功,上级领导亲自奖励他一把匣子枪,并称赞道:“你这个小黑子打鬼子还真行嘞!”

解放战争时期,滕西远在一次查哨时敏锐发现山沟里藏匿的敌人,“当时我们就两个人,敌人有两个加强营,差不多200人。”见敌我力量悬殊,滕西远选择了智取:他一边与战友设法牵制敌人,一边鸣枪向部队报信,大部队赶到后,一举俘虏了敌人。上级领导听闻滕西远的事迹后,奖励他第二把匣子枪。从此,“双枪滕黑子”的名号响彻战场

“最危险的还是抗美援朝,我以为回不来了。”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滕西远再次奔赴战场,开启了最艰险的烽火岁月,“前面有敌人用加特林扫射,顶上有高射炮轰击,还时不时扔‘乌龟’手榴弹过来,火力很猛。”在马坪里作战时,敌军坦克挡住了部队行进的道路,时任炮兵连连长的滕西远奉命炸毁坦克。他用铁钩挂了八斤炸药,在地形和夜色的掩护下,将其挂到坦克上,成功引爆并炸断了履带,使坦克无法继续行进,为部队前进扫清了障碍。经此一役,滕西远又多了一个“爆破英雄”的称号。

23场重大战役,无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滕西远战功卓著,他先后5次负伤,直到现在,额头上还留有一处炮弹炸伤造成的伤痕。

如今,滕西远已百岁高龄,记忆力开始衰退,他记不清刚做过的事情,连自己的生日和结婚年份也已忘记,“唯独战场上的事忘不了”。滕西远的妻子王凤香说,每当有人问起他的战斗经历,他仍能清晰讲述那些往事。

(大众新闻记者 李钦鑫 高广超 王培珂 编辑 徐晨 设计 张海飞 实习生 孙凯歌)

相关阅读:

开屏见“好”|养老难题触动了他,淄博“90后”小伙返乡办“托老所”

开屏见“好”|以匠心暖万家,“汽轮机医生”38年写就40万字检修宝典

开屏见“好”|乘客突发晕厥,驾驶员直接把公交车开进急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