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绵阳具身机器人直播,自主搬货超丝滑

时间:

  7月9日,一场突破性的工业直播引发广泛关注:在富临精工生产车间内,一台身高近170厘米的黑银配色类人型机器人正自主完成料箱搬运、货物装卸等任务,并与工人无缝协同。

  这场由富临精工股份有限公司和成都安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主导的通用具身机器人工业常态化作业直播,吸引了数万观众在线见证。

  安努智能由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富临精工、巨星新材料等公司于2024年共同出资设立。其中,智元机器人向安努智能提供平台人形机器人及应用开发技术支持,富临精工、巨星永磁分别供应电关节模组与电机磁性材料。

  “具身机器人可以完成枯燥乏味、重复性强以及对人身体有伤害的工作。”据智元机器人通用业务部总裁王闯介绍,这款机器人颠覆了传统工业机器人“固定编程、单一任务”的模式,其核心优势在于动态适应能力,“生产线变更时,仅需软件更新即可满足新需求。”王闯告诉记者,机器人配备7个自由度的仿生双臂和高精度灵巧手,可实现高精度感知,适用于多种工业场景长时间持续稳定作业。

  目前,首套系统已实现基础物料搬运功能,但研发团队的目标远不止于此。王闯透露了下一步战略:短期内拓展至流水线上下料,中期实现零件分拣组装,最终目标是胜任精密制造任务,推动规模化工业运用。

  这一创新成果的落地,与绵阳市锚定“587”产业体系建设目标,加快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高地的务实举措紧密相关。

  据了解,作为全省人工智能产业链主要承载地,绵阳聚焦机器人特色产业赛道,按照“1+2+N”模式,创新打造一个创新中心、两个集中训练基地、N个多元化末端一线应用场景,建设具备机器人技术研发、场景验证、数据积累和产业协同等多功能的具身智能机器人训练场。

  未来,随着具身机器人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应用场景的拓展,“绵阳造”智能机器人将引领制造业迈向更高水平的自动化与智能化。

记者手记

  绵阳这场具身机器人工业直播,不仅彰显了绵阳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实力,更为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复制的智能化解决方案。

  不同于传统机械臂的刚性生产,这款具备动态学习能力的类人型机器人,展现了从单一指令执行向复杂场景适应的关键跃升。其价值不仅在于解放人力从事高危重复劳动,更通过柔性化改造破解了中小批量定制化生产的成本难题,为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提供了轻量化方案。

  绵阳以“训练场”模式整合产业链的做法颇具前瞻性,将技术研发与场景验证深度耦合,避免了实验室成果与产业需求的脱节。

  当具身机器人从搬运工进阶为精密装配师,其带来的不仅是生产效率革命,更将重构制造业人才结构,为绵阳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强劲动能。

(涪江观察记者 唐甜 朱博文 实习生 徐苗苗 文/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