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金融观察员|货币经纪公司迎严监管;浦发银行北京分行被罚245万

时间:

【不正当手段放贷,浦发银行北京分行被罚245万】

北京金融监管局公布行政处罚,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北京分行因违规发放贷款等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行为被罚款245万元。分行负责人刘学军和毕嘉分别被警告并处以40万元和20万元罚款。

【货币经纪公司迎严监管,信息不对称赚钱时代或终结】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银行间市场经纪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旨在加强对货币经纪公司等经纪机构的监管。该征求意见稿涉及六大类26条细则,其中包括十三项禁止性行为,明确禁止经纪机构自持头寸参与交易、利用信息优势获取不当收益等行为。业内人士认为,此举意味着靠信息不对称赚钱的时代或将结束。新规的实施将有助于规范银行间市场经纪业务,提高交易透明度,强化风控能力,促进金融市场高质量发展。

【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银团贷款业务行为自律规范》】

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银团贷款业务管理办法》,中国银行业协会制定了《银团贷款业务行为自律规范》,旨在加强银团贷款业务的合规性和市场秩序。《规范》共五章四十一条,涵盖加强自律要求、规范收费管理、细化业务操作流程以及促进规范执行等方面,并将通过处罚措施强化自律管理。下一步,协会将推动《规范》的有效实施,促进银团贷款业务健康发展。

【熊猫债市场迎来政策利好,外商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联合发布新政策,旨在优化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所需的熊猫债资金管理流程,并将其纳入“绿色通道”管理。此举标志着中国在吸引外资领域正从“单一引进”向“双向共赢”转型,为外资提供更加友好的投资环境。自2005年首发试点以来,熊猫债历经20年发展,机制框架不断演化,资金用途也更加灵活。据财联社梳理,熊猫债的发行准入审批机构为中国人民银行,交易商协会履行注册与监管职责。目前中国债券市场利率相对较低,熊猫债成为外资获取低成本人民币资金的重要渠道。

【“以价换量”冲规模,银行经营贷利率跌穿3%】

2025年下半年,多家银行纷纷下调经营贷利率,部分产品利率已跌破3%,甚至进入“2字头”时代。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及中小银行均加入价格战,反映出当前信贷投放疲软、优质资产难寻的现状。业内人士指出,银行‘以价换量’策略不可持续,需向综合金融服务转型。同时,为防范资金挪用风险,银行普遍加强对贷款用途真实性的审查,并注重对企业实际经营情况的评估。面对同质化竞争,部分银行开始通过提供产业链资源对接、跨境服务等多元化手段提升客户黏性。专家建议,银行应重构业务流程与风控体系,推动非息业务发展,实现战略转型。

【香港《稳定币条例》生效在即,沙盒计划参与机构取得明显进展】

香港《稳定币条例》将于8月1日正式生效,互联网巨头与传统金融机构正加速布局稳定币。近日,一家参与香港稳定币发行人“沙盒计划”的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该公司在稳定币开发和测试方面已取得明显进展,重点验证了技术架构、合规性及实际应用场景,确保符合监管要求。同时,公司加强了技术安全措施,防范黑客攻击和智能合约漏洞,储备资产管理也保持高流动性、低风险。此外,多位业内人士表示,香港稳定币法案对货币国际化有深远影响,但仍需关注金融稳定风险,适时优化调整相关政策。

【USDT市值破1600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稳定币】

全球最大的稳定币发行商Tether Holdings SA宣布,其发行的USDT市值首次突破1600亿美元,标志着稳定币市场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首席执行官Paolo Ardoino表示,USDT作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数字美元,其作用日益增强。目前,全球有超过4亿人使用USDT,每个季度增加3500万钱包,特别是在新兴市场,USDT成为一种可靠的美元替代品。USDT是一种与美元价值挂钩的加密货币,自2014年推出以来,已成为交易量最大的稳定币。Tether一直在不断铸造新代币,仅过去一周就铸造了超40亿美元。随着监管法规的清晰,稳定币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大。美国国会众议院也通过了《天才法案》,旨在对加密货币监管进行重大立法改革。

【深圳12家银行齐声否认与助贷机构合作,共同打击金融“黑灰产”】

近日,深圳12家银行联合发表声明,明确表示与当地助贷机构鑫心惠邻(深圳)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无任何合作关系,此举在金融市场引起广泛关注。银行方面表示,此举是基于合规要求和监管机构对金融“黑灰产”的持续打击。监管机构强调,非法贷款中介的乱象一直是整治的重点,而鑫心惠邻的宣传行为已引起公众不满。此外,监管部门今年3月已联合开展专项打击行动,重点针对贷款、保险和信用卡领域的非法行为。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深圳银行集体发布风险提示声明为近年来首次,显示了金融监管部门和银行机构对于打击金融“黑灰产”的决心。尽管鑫心惠邻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上表示已全面整改并否认与金融机构的合作,但银行和监管机构的行动表明,金融市场的清理整顿仍在继续。

【央行连续两月加大买断式逆回购操作,确保税期流动性稳定】

在税期临近之际,中国央行通过买断式逆回购向银行体系注入了1.4万亿元资金,旨在维持政府债券发行高峰期的流动性充裕。此举不仅有助于缓解税期和政府债券净缴款对资金面的扰动,还显示出央行对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呵护意图。其中3个月期8000亿元,6个月期6000亿元。在7月有1.2万亿元买断式逆回购到期和3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到期的情况下,央行的这一举措表明了其持续支持银行体系流动性的明确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