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土特产”到“国际尖货”,在广交会解锁乡村振兴新图景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沈钊 孙绮曼 王丹阳
图/新华社
“我们韶关的小冬瓜,去年出口了200多吨到欧洲市场,跟着我们做冬瓜的农户,有的已经开上了宝马X5了。”“我们是汕头的企业,参展广交会起码十年了,这个鸭子婴儿玩具是我们的明星产品,连续多年受到采购商的喜爱。”“借助广交会,养殖在湛江的鲮鱼摆上世界五大洲的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货架”……
在137届广交会上,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作为中国外贸的“风向标”和“晴雨表”,广交会不仅是全球客商采购的盛会,更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在乡村振兴战略与广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的推动下,越来越多县域企业登上广交会舞台,将山间地头的农特产品、小镇工厂的匠心制造卖向全球,书写着从“土特产”到“国际尖货”的蜕变故事。

田间地头“长”出了国际订单
在广交会6.0展馆,乡村振兴特色产品展区弥漫着浓郁的“烟火气”。湖北民心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展位前,工作人员正用流利英语向海外客商推介罐装鹌鹑蛋。“这些产品已经出口北美,我们也希望来广交会上寻找更多的机会。”该公司董事长龙文翠向记者表示。开展首日,就有来自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的国际采购商前来咨询,他们现在正在积极对接中。据龙文翠介绍,他们的产品在广州的江南市场一直是抢手货,他们这次来到广交会,也希望能够对接到更多的国内客户,把优质的农产品卖向广东的大市场。
而在韶关市亿农科技有限公司的展位里,来自韶关新丰的小冬瓜、来自广州番禺的贝贝南瓜等多种农特产品吸引了海外采购商的目光。公司总经理曾建明回忆,最初出口时连包装标准都不懂,是韶关市商务局帮他对接专业运营团队,才让产品成功打入欧洲、北美市场。“2024年仅小冬瓜就出口欧洲200多吨,跟着我们种冬瓜的农户,不少从小奔驰换上了宝马X5。”曾建明笑着表示,其它的产品如贝贝南瓜,也已经卖到了欧洲、东南亚、美国、加拿大等地。
无独有偶,广州鹰金钱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的鲮鱼罐头从广交会走向世界,其背后就藏着一条完整的助农链条。记者了解到,广州鹰金钱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在粤西地区建设上万亩鲮鱼养殖基地,每年采购额超1亿元,从鱼苗孵化、技术指导到包产包销,形成闭环。“农户养得放心,收入也稳定。有个朋友靠养鲮鱼盖起了三层小楼。”公司市场运作部总经理陈义福感慨道。
“小镇制造”走向了世界大舞台
不仅仅是田间地头的农特产品,来自广东的小镇制造,也借助广交会的大舞台走向了全世界。
在广交会玩具展区,汕头企业广东启智创新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展位前,造型可爱的婴幼儿玩具吸引了不少海外采购商驻足。这家成立近30年的企业,不走外贸玩具商“代工为主”的寻常路,而是凭借自主品牌“Hola”闯出了一片天。
“我们专注0—3岁婴幼儿玩具,出口欧洲、东南亚和南美,广交会是我们拓展客户的核心渠道。”公司市场营销总监Dirk Wu坦言。与许多依赖代工的企业不同,启智创新选择了一条更难但更可持续的路——品牌化。尽管近年国际贸易环境波动,但因其海外市场布局多元、国内电商渠道(淘宝、天猫、京东)同步发力,企业受外部冲击较小。“品牌化让我们有了议价权。”Dirk Wu表示,自有品牌的产品利润比起做代工要高得多,他们当天展出的产品,零售价格从几美元到几十美元不等。

“这次关税风波对我们的影响不大。”Dirk Wu介绍,公司在国内市场通过全渠道电商平台进行销售,海外市场则更多依赖线下渠道与经销商合作,“广交会是我们非常重要的拓客渠道。我们已经在抓紧生产许多欧美国家的年末节日订单,这次来展位的大部分采购商多是为了明年的圣诞节”。
从代工贴牌到自主品牌出海,从价格厮杀到价值博弈,广交会的舞台上,这些小镇企业正以创新与韧性撕掉“低端制造”的标签,用“中国玩具”品牌叩开全球家庭的房门。
广交会搭台,助力县域企业破壁“双循环”
当田间地头的农特产品与小镇车间的匠心制造借广交会走向世界时,另一场关乎县域经济韧性的战役正在打响——面对国际外贸环境波动,外贸企业如何转身拥抱国内大市场?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此前已经抛出“出口转内销”的帮扶橄榄枝,而作为中国外贸第一展的广交会,更以“百千万工程”为牵引,为县域企业搭建起内外双循环的跳板:5月3日由美团与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联合举办的“2025美团外贸优品拓内销消费品专场对接会”在广交会现场举行。
“广东省作为外贸大省,始终积极落实国家‘双循环’战略。”广州市商务局副局长罗政介绍,此次专场对接会将助力企业快速适应市场环境,打开外贸优品的内销渠道,也是商会和美团积极响应国家“外贸优品中华行”的具体实践。
记者在对接会现场看到,来自广东潮州、中山、湛江等地的企业均来到现场,希望借此对接国内大市场,让企业实现外贸转内销的转型。
湛江康年橡胶制品有限公司是广交会三期的参展企业,公司专注于生产小型健身器材,主要销往欧美地区。当天,该公司出口部经理马海平来到对接会现场,寻求企业转型发展的可能性。“公司在湛江拥有超过300人的工厂,由于靠近橡胶原产地海南,公司专注于跳绳、弹力绳等办公室运动用品。”马海平表示,公司产品的客单价较高,且此前开拓市场主要集中在美国,“这次来到对接会现场,也是想了解一下平台型企业帮扶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的具体政策和方式,希望企业能更好地克服困境。”
“今天对接会现场,我看到了一位参展商带着他的农产品来到现场,他说‘我这个空口无凭,我就带着商品来,看看是不是适合在渠道上销售。’”美团公共事务总经理肖荣臣表示,在复杂多变的外贸环境下,有不少原来做出口的优质农特产品,也在积极寻求开拓国内的销路。据其介绍,美团拥有覆盖全国数亿消费者的庞大用户基础、高效的数字化供应链体系以及成熟的本地生活服务生态,将为外贸企业加速开拓国内市场提供有力支撑。
编辑:严哲川
来源:金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