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铁甲映课堂 青春铸国防

时间:

硝烟散尽八十载,铁甲铿锵启新章。2025年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不仅以盛大阅兵仪式,同世界人民一道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更在千里之外的重庆长寿区,化作一场点燃3万师生心灵的沉浸式国防教育大课。这一天,长寿区人武部精心组织的“观阅兵·强国防”主题活动,如强劲的脉搏,在全区19个街镇、20余所大中小学同步跳动。

当屏幕亮起:震撼与自豪的种子在播撒

长寿湖的晨雾尚未散尽,校园的课堂已屏息凝神。随着第一列铁甲方阵驶过屏幕,惊叹声在桃花小学、晏家中学、但渡镇中心校等全区数十个观看点此起彼伏。这不是一次普通的视频播放,而是区人武部调集50余名骨干力量,深入校园一线打造的“沉浸课堂”。

在区人武部的统一部署下,各校的观看绝非“放完了之”。机关干部、文职人员和专武干部化身“阅兵讲师”,精准聚焦“新域新质作战力量集中亮相”“军事力量结构新布局”“编组方式体现联合实战”“单兵装备智能化提升”等核心亮点。冰冷的屏幕瞬间“活”了起来——十余种等比例缩小的国产先进装备模型被请进课堂,孩子们踮起脚尖,指尖触摸着钢铁的轮廓,耳边是深入浅出的技术革新解读。一场覆盖20余项国防知识要点的互动快答适时展开,问与答间,科技强军的自信悄然生根。“原来歼-20的‘隐身’是这样实现的!”一个男孩眼中迸溅出求知的光芒。在晏家街道,专武部长商誉锋的讲解“心系国防从我做起”,层层剥开历史、形势与个人责任的关联,悄然击碎了“国防遥远论”。

由观到行:阅兵精神在青春律动中激荡

震撼的余波,在校园的操场上转化为澎湃的热力。阅兵方阵的“复制粘贴”?不,是青春力量的独特表达!在长寿区的统一主题下,“阅兵精神大家谈”在各校热烈展开。思想的火花碰撞间,但渡镇武装部长汪俊宇引导学生将“立志向、勤学习、强体魄、明责任”的感悟融入日常,强调“强健体魄同样是卫国基石”。

更具视觉冲击力的,是八所学校操场上,5000余名学子整齐挥拳的场面。军体拳、擒敌拳,一招一式,虽非战场杀伐,却将军人的坚韧与纪律,烙印在少年们挺拔的身姿里。他们以汗水致敬屏幕中那分毫不差的“中国排面”。“军营主题手抄报”比赛、2000余份图文并茂的征兵政策和军事科技手册分发,让抽象的国防概念有了色彩、温度与路径。

血脉相连:迷彩绿与红领巾的深情约定

最动人的共振,发生在军民血脉的交融点。在区人武部统筹下,一场覆盖全区的“我与阅兵方阵共成长”结对仪式在各校温情上演。驻区部队官兵代表走进校园,与师生们肩并肩。十名现役军人庄重接过“国防教育校外辅导员”聘书,他们的身影,将成为校园里最生动的国防读本。

江南街道的活动现场,应急排民兵们看到民兵方阵时,掌声雷动。“这身迷彩,装着的不仅是责任,更是随时能顶上去的担当!”一位民兵的感言道出共同心声,他们誓言在“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中淬炼成钢。与此同时,“强军信箱”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各校,300余封少年手书,满载着对强大国防的憧憬与守护家国的稚嫩决心,飞向绿色的军营。

从晏家街道的深度讲解,到但渡镇的“四维”引导;从江南民兵的责任共鸣,到菩提街道桃花小学袁超部长与孩子们的互动答疑……一次阅兵,如同一颗投入长寿教育沃土的火种,瞬间点燃了覆盖全域的国防教育燎原之火。当最后一辆战车驶离屏幕,回荡在长寿校园的,不仅是余音未消的轰鸣,更有一种坚定的认知:那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其根基,正深植于此刻少年们挺直的脊梁、明亮的眼眸,以及心中那抹愈发鲜艳的迷彩绿。

(欧磊)

来源:国防时报

编辑:周佳霖

编审:余龑

审核:何阳

国防时报新闻中心 20289601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