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书写字体推荐(中国书法的十大字体)

时间:

一、大篆

前秦时期,表现形式为甲骨文、金文、籀文(石刻文),非专业人士是看不懂的。主要作品有《利簋》、《天亡簋》、《大盂鼎》、《墙盘》、《散氏盘》、《虢季子白盘》、《司母戊鼎》、《散氏盘》、《毛公鼎》、《石鼓文》。

甲骨文

二、小

秦丞相李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础上整理出秦篆(小篆),现在印章一直采用篆,防伪效果很好。主要作品有《绎山石刻》、《泰山石刻》、《琅琊石刻》、《会稽石刻》等。

三、隶书

完成于西汉,字体结体由纵势变成横势。主要作品有148年的《汉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汉中博物馆)、175-183年蔡邕的《熹平石经》(西安碑林博物馆)。

《熹平石经》

四、草书

隶书写得急了,就有了草隶,进一步发展就有了章草-小草,代表作为三国吴皇象《急就章》的松江本;张芝创立今草。

《急就章》

五、楷书

“楷书鼻祖”钟繇(151-230年),作品有《荐季直表》、《宣示表》。

王献之的“小楷极则”《洛神赋》。

六、行书

“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的《兰亭序》,东晋王珣的《伯远帖》(故宫博物院)、台北博物馆的《中秋帖》、《快雪时晴帖》。

《兰亭序》

七、魏碑

笔法古拙劲正,代表作是龙门石窟的造像题记,另有《张猛龙碑》《郑文公碑》《敬使君碑》《真草千子文》。

八、唐楷

横平竖直,现在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唐初的虞世南、中唐的颜真卿、晚唐的柳公权,‘颜筋柳骨’。

九、行草与大狂草

张旭《肚痛贴》、怀素《自叙帖》。

《肚痛贴》

苏东坡(1037.1—1101.8月)的《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和《祭黄几道文》。帖;黄庭坚(1045-1105年)的《婴香方》、《苏轼黄州寒食诗卷跋》、《诸上座帖》;米芾(1051-1107年)的《苕溪诗卷》、《蜀素帖》、草书《天马赋》等。

十、其它

宋徽宗赵佶(1082-1135年)别具一格的瘦金体。

金农(1687~1763)的"漆书"。

郑燮(1693~1765)的"六分半书",唤起了人们对篆隶的重视。

毛泽东的毛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