耙耳朵什么意思(怕老婆和“耙耳朵”是一样?)
前言:
川渝文化将“尊重、照顾妻子感受,承包家务活”的丈夫,称为「耙耳朵」。而“耙耳朵”的来源,实际上与自行车密切相关,它不仅仅指爱护妻子的丈夫,更是成都上世纪七十年代一种特殊交通工具的代名词,而耙耳朵也蕴含着一代成都人的过往回忆。
“提前离开”的下班团建
李霖是土生土长的四川成都人,有一次部门工作提前结束,同事们约着一起外出小聚,平时工作总要互相照料,李霖不好拒绝,就跟着一道去了。
本以为聊会儿天就可以走掉,谁知道同事们聊嗨了,约着一起去KTV唱歌。李霖听罢心想:我还要赶着回家烧饭呢,老婆快下班了。看着同事们正聊得火热,不知如何开口的李霖有点慌了。
结婚以来,家里的家务和做饭基本是由李霖来承担,由于老婆前几年出过一场车祸,痊愈后李霖比较担心她,故每次下班后他总是很快离开公司,去菜市场买菜回家做营养餐。
思来想去,还是开口和关系最好的那个同事交代一下匆匆离开吧。李霖一开口,公司里的大喇叭小张大声调侃李霖真是一个顾家的好丈夫,用四川话说就是典型的“耙耳朵”。李霖丝毫不在乎同事们的看法,一心只想快点赶回家做饭。
有情人终成眷属
李霖的婚姻,可以说是相当坎坷。
李霖老婆赵可然是北方人,与李渝是在大学相识、相熟、相恋。和所有的大学恋爱一样,两人都逃不过“毕业季、分手季”的“诅咒”,赵可然当初是想回到吉林工作,从小生活在北方的她,经过大学四年,尽管习惯了南方潮湿的天气,但坦白讲,她不喜欢。
唯一顾虑的就是李霖这个温柔又体贴的男朋友,两人又都是彼此的初恋。“初恋能够结婚的有多少?”——两人都心知肚明。但李霖不愿意放弃,即使是异地恋,他也希望两个人不能轻易分手。毕竟大二的时候,李霖自打第一眼遇见赵可然,便像认定了一般,连孩子未来的名字都想好了。
最终可然决定回吉林工作,李霖留在成都,二人开启异地恋。异地不到半年,赵可然突遇车祸,陷入昏迷,李霖接到可然父母的电话时正在写一份报告,挂了电话他立刻请假赶到吉林,一路上他都忍不住要哭出来了。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爱人远在他乡,暂未脱离生命危险,说不慌是假话。急匆匆赶到病房的李霖,在看到可然的那一刻终于支撑不住了——跨越2890.3公里,从成都来到吉林,一刻也不停歇。
在病床边陪伴可然一周后,她终于恢复意识,慢慢醒了过来。此后的半年,李霖请假留在吉林照顾可然直到她痊愈。
好在上天眷顾这对有情人,半年后可然逐渐痊愈了,或许是被李霖的爱感动到了,或许是可然一直考虑过为爱奔赴成都,两人最终决定一起定居成都。
痊愈不久的可然,暂时留在家里静养,半年后她在成都的一家企业工作,每天下班最开心的是吃上一口李霖烧的热乎饭。
都说川渝男人做饭打扫样样行,又顾家又听老婆的话,果真不假——可然心想。两个人在成都定居一年多,李霖已经习惯了每天下班买菜、做饭的日子,他也享受其中。
熟悉的陌生人“耙耳朵”
川渝将这种顾家、爱老婆的男人称为“耙耳朵”。说它熟悉,人们常把怕老婆的男人叫成“耙耳朵”,都说全国最有家庭地位的女人都集中在川渝地区,因为川渝通常是男人负责买菜做饭、带孩子扔垃圾、做家务……
对于川渝地区的男同志们来说,“耙耳朵”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光荣称号”,代表着顾家、勤劳和爱老婆的好形象。
据了解,四川电视台经济频道曾经推出过一部方言情景喜剧《幸福耙耳朵》,其将生活中那些“耙耳朵”中的“耙”展现得淋漓尽致,一经播出,就引起众多男观众产生共鸣:
“盯到看到,婆娘来了!提高警惕,警防遭揪••••••”这部系列电视剧凭借其幽默直白的台词、搞笑生动的情节,深受群众的欢迎和喜爱,几乎成为川渝地区家家必看的电视节目。
如果你第一次去川渝,看到满大街都是拎着满口带菜的男性,请不要惊讶,或许那只是他们在下班的路上顺便买回家的晚饭,或许是专门出来为家人准备一道特色晚宴......
可以说,大部分的川渝男性不是在去买菜的路上,就是在买完菜回家的路上。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耙”不仅限于买菜,还包揽许多家务活。很多川渝男性还兼任洗碗、打扫卫生、照顾孩子的家务“重任”。
泼辣的川妹子
据了解,许多川渝男人怕老婆这一现象,和川渝女性性格“泼辣”直爽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川渝很多地方,依旧是女人操持家务,她们在家里头什么都会做,做什么事都比别人强,掌管了一家的话语权,说是一家之主也不为过。如此一来,在气势上就压倒一方,川渝男人在家渐渐习惯了什么事情和决议都顺从老婆的意愿,她们也就慢慢地掌控了主动权。
虽然大家都笑话川渝男人怕老婆,他们不仅不会感到丢了面子,反而会感到幸福,毕竟“耙耳朵”是一种尊重女性、爱护女性的表现,值得推广。
耙耳朵与自行车
对川渝人来说,“耙耳朵”不仅仅是指怕老婆的男人,同时还指代一种现在已经几乎消失了的交通工具——偏三轮。
偏三轮,又叫边三轮、偏斗车、斗斗儿车,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成都街头随处可见。有载客运营的,有拉货的,也有拉着自己家人的,久而久之这便成为了一道别样的街头风景。
根据相关资料,偏三轮最早诞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发明者不详。有人猜测是从警用三轮摩托车得来的灵感。最早的一批“偏三轮车”,都是当时的一些工厂子弟在上班时利用工厂余料,自焊自装而成。
“偏三轮车”的构造非常简单,做一个独轮车斗,然后焊接在自行车后架上,下面用螺丝连接在自行车后轮轴的位置。正是由于其制作的方便、造价的低廉,很快便风行一时,随之诞生了专门生产偏三轮配件的工厂,提供全套制作好配件的商店,人们只需要买回去安装在自己的自行车上即可,当然和自行车一样,有些“升级版”的偏三轮车斗还可以折叠起来。
那么偏三轮作为一种交通工具,是如何与“耙耳朵”扯上关系的呢?
这是因为偏三轮的车斗突出在外边,远远看去就像自行车长了一个耳朵一样。加之骑这种车的一般是男人,坐车的一般是女人,男的卖力蹬车,女的坐车观光,正好反映出成都男人在家里的地位——所以赋予“偏三轮车”“耙耳朵”之名既生动又形象。
耙耳朵折射出生活水平
别看“耙耳朵”的外观简陋甚至有些怪异,对于许多成都人来说,在当时经济不发达的年代,它是普通家庭唯一负担得起的交通工具,是家里的苦力。家中有一辆“耙耳朵”如有一宝——送老婆上班、接送孩子上学、出门进货、送老人去医院,甚至闲下来靠着这辆偏三轮车接送客赚点外快补贴家用也是不错的。
有些好耍的成都人,还在“耙耳朵”车斗下面焊一个箱子,一到周末放假,便装上水果零食,载上老婆孩子,到周边踏青郊游。和今天的自驾游相比,无非就是硬件不同而已,从中得到的满足感和享受,想必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有人说,“耙耳朵”对夫妻关系和谐是有促进作用的,只要家里有这种车的夫妻,其离婚率基本趋于零。
总而言之,那个年代的“耙耳朵”,是一种能带给全家人幸福感的交通工具。
耙耳朵背后的艰辛往事
说起载客,起初的耙耳朵主要用于生活日常,但上世纪九十年代后,逐渐有许多人将其作为载客工具来使用。
要探究背后的原因,恐怕不能脱离当时社会的经济状况和人们的生活水平。根据历史记载,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国营企业纷纷改制,成都也不例外,大量工人下岗。一大批失去工作的社会青壮年,自身缺乏别的技术,最终无可奈何,只能靠出卖力气为生。
当时的成都想要拉客,也可以走正规流程,选择人力三轮车,但一辆人力三轮车需要营运牌照,价格可不菲,下岗的工人根本无力负担。所以自然而言,耙耳朵几乎家家都有,大部分人选择将“耙耳朵”骑到街上,用于载客运营,挣几个辛苦钱。
严格说起来,当时成都的“耙耳朵”没有合法的载客手续,属于非法营运,但当时失业人员确实很多,有关部门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耙耳朵”一般只能坐一个人,最多再加一个小娃儿,肯定没有正规三轮坐着舒服,但相应的价格也更便宜。
所以坐“耙耳朵”很快就成了成都人重要的出行方式之一,那个时候,成都的大街小巷、街边路口,都有“耙耳朵”在出没,一喊就停,最早大家还是“耙耳朵”“耙耳朵”的叫,但因为成都人懒,喊三个字都嫌麻烦,便简化成“耳朵”。站在街头,大喊一声“耳朵!”比现在的人喊“的士”还有气势。
“耙耳朵”虽然在成都风行一时,但进入21世纪后,便渐渐消失了。现在经济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越来越多的人买得起汽车——哪怕是个“拓儿车”,那也比“耙耳朵”强上无数倍。到现在,除了偶尔还能见到一些老年人骑着“耙耳朵”,载着老伴儿去买菜,成都街头几乎已经看不到“耙耳朵”了,一些年轻人甚至都不知道“耙耳朵”为何物。
笔者认为
许多如今我们看为平常的一些称呼,其背后或许就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耙耳朵不仅象征着尊重爱护女性的美好品格,也更是蕴藏着成都街头的变迁史,反映出人们交通工具的变化、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