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行唐县地图及其简介
千年古县,在有文字记载近五千年历史中,从未更名,这就是“行唐”。
行唐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南王庄、南贾素出土文物考证,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聚居,劳动生息。
尧自唐(今定州北唐城村)赴平阳即帝位(前2357年),南行历此地,因名南行唐。
夏、商、周分属并州、冀州。
春秋时,属鲜虞国。战国初属中山国,赵灭中山(前296年)后,属赵国。赵惠文王八年(前291年)建南行唐城邑。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割真定地置南行唐县,治所在今故郡村,属钜鹿郡。二世元年(前209年)武臣立为赵王,属赵。
西汉初,属赵国恒山郡。文帝时改恒山为常山郡,属常山。景帝三年(前154年),夏改常山郡为中山国,属中山。东汉因之。
三国时魏改南行唐属常山国。
晋及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均属常山郡。
北魏去“南”字为行唐县,属恒山郡。太和十四年(490年)行唐改置唐郡,县治移至夫人城(今曲阳县石城一带)。二十一年(497年)郡废,县治复归。熙平中(约517年 )移治犊乾城,即今龙州镇。隋属恒山郡。
唐因之。长寿二年(693年)周改为章武县。神龙元年(705年)复名行唐县。大历三年(768年)于行唐置诋州,辖灵寿、曲阳、行唐。九年(774年)州废,县属恒州。
唐代-两岭口古槐
大雄宝殿
五代后梁开平初(907年),又改行唐为章武县。后唐元年(923年)复名行唐县。后晋天福元年(936年)改行唐为永昌县。后汉乾佑元年(948年)复名行唐县。
宋属真定府。
元改行唐为恒阳县,属保定路。
古代行唐县城图
明仍为行唐县,属保定府定州。
明代-琉璃庙
清属定州。
民国3年(1941年)属保定道,17年(1928年)废道,属河北省统辖。27年(1938年)晋察冀边区建立,属冀西区,同年秋,划归冀西区三专区,29年(1940年)改属冀西五专区,32年(1945年)晋察冀区第四专区,35年(1946年)改属冀晋区第三专区,翌年又改属四专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属河北省定县专区,1954年撤销定县专区,改属石家庄专区。1958年并入新乐县,1962年复置行唐县。1970年石家庄专区改为石家庄地区,行唐隶之。
1993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石家庄地区和石家庄市合并。原属石家庄地区所属县行唐 无极 新乐 深泽 井陉 正定 栾城等统归石家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