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小学学雷锋活动方案(学校学雷锋活动方案)

时间:


一、活动背景


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种积淀,是一种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发展的与时俱进的精神。雷锋那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精神,那种干一行爱一行,立足岗位艰苦奋斗的敬业精神,那种对同志、对群众像春天般温暖,舍己为人、助人为乐的精神,都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必须大力发扬和倡导的。在新时代,我们更需要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心社会、关注自然的良好品质。


二、活动主题


“弘扬雷锋精神,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三、活动目的


1. 以“与时俱进弘扬雷锋精神,深入贯彻二十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努力开创学校德育工作新局面”为主题,大力宣传雷锋精神的时代意义和学雷锋先进典型。

2. 通过开展具有教育特色的学雷锋主题活动,引导广大师生以自己的言行,推进学校德育工作开展。

3. 加深学生对雷锋精神的认识和理解,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在学习生活中时刻关注雷锋精神,长期形成学雷锋的氛围。


四、活动时间


[具体活动时间]


五、活动对象


全体师生


六、活动内容


1. 开展“学雷锋”主题班会

各班级组织开展“学雷锋”主题班会,通过讲述雷锋故事、观看雷锋事迹视频等方式,让学生了解雷锋精神的内涵和意义。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雷锋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2. 举办“学雷锋”手抄报比赛

组织学生制作“学雷锋”手抄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创意和绘画,表达对雷锋精神的理解和感悟。评选出优秀的手抄报作品,并在学校内进行展示,激发学生学习雷锋精神的积极性。

3. 成立“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

组织学生成立“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开展校内外的志愿服务活动,如打扫校园卫生、帮助贫困学生、关爱老人等。通过实际行动,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奉献精神,让学生体验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和成就感。

4. “学雷锋”先进个人评选

各年级、各班级要把“学雷锋”活动与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结合起来,与创建文明学校结合起来,严格按照要求,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向粗鲁告别,向陋习告别;把礼貌带进校园,把微笑带给同学,把孝敬带给家长,把谦让带给他人。并结合“三·八”妇女节、“3·12”植树节等重大节日,组织开展“感恩母亲”、“我为校园添绿”等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评选出“学雷锋”先进个人,树立榜样,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雷锋活动中来。

5. 宣传“学雷锋”典型事迹

利用学校的宣传栏、校园广播、校报等媒体,宣传“学雷锋”先进个人和优秀事迹,让更多的学生了解他们的付出和努力,激发全体学生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热情。


七、活动要求


1. 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学雷锋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工作。各班级要高度重视,明确责任,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

2. 注重活动实效

各班级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确保活动取得实效。要避免形式主义,让学生在活动中真正受到教育和启发。

3. 强化宣传引导

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校报等宣传阵地,广泛宣传学雷锋活动的意义和成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及时总结和推广活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推动学雷锋活动深入开展。

4. 建立长效机制

学雷锋活动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要将其纳入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建立长效机制。要定期开展活动,不断创新形式和内容,使学雷锋活动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品牌。


八、活动评估


1. 参与度:统计学生参与各项活动的人数和比例,评估活动的吸引力和覆盖面。

2. 效果评估: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反馈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活动的感受和收获,评估活动对学生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的影响。

3. 先进个人和集体评选:根据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评选出学雷锋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激励学生继续发扬雷锋精神。

4. 经验总结:总结活动中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活动提供参考和改进方向。


九、总结与展望


通过本次学雷锋活动的开展,我们希望全体师生能够深刻理解雷锋精神的内涵,积极践行雷锋精神,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展现出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良好品质。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坚持开展学雷锋活动,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让雷锋精神在我校发扬光大,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