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桐城市属于哪个市(安徽桐城:千年古城的历史与传奇)

时间: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这首著名的“让墙诗”想必大家并不陌生,它来自于我们耳熟能详的礼让典故——

清朝康熙年间,时任礼部尚书的张英收到家人来信。信中提到,邻居吴家建新房时想要占用两家宅邸之间的小巷子,双方因此产生了矛盾,并且都不肯退让,甚至闹到地方县衙,家人希望张英出面解决。但张英觉得应当以礼为先,谦让邻里,便写了上面这首“让墙诗”。

家人看过诗后明白了其中深意,主动退让出三尺空地,吴家见状十分感动,也退让了三尺。于是两家之间便形成了一道六尺宽的巷子,从此不计前嫌,友好往来。而“六尺巷”也逐渐成为礼让的象征。

图:六尺巷 来源:摄图网

典故中的“六尺巷”就位于安徽桐城。这里不仅是千年古城,还是文化之都;不仅有礼让的传统,也有特色的风俗。在千百年的发展过程中,桐城不断书写着属于它的传奇。


1. 桐城地理与文化

桐城,古称桐国,位于安徽省中部偏西南,今属安庆市管辖。桐城距今已有1200余年的历史,优越的地理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此地最为鲜明的标签。

从古至今,桐城素有“江淮第一城”、“七省通衢”之称,地理位置极佳,是皖西南的交通枢纽和承东启西的通达之处。并且桐城东临长江,西靠大别山,依山傍水,风景宜人,是谓“抵天柱而枕龙眠,牵大江而引枞川”。

图:大别山霞光

如此琅嬛福地也孕育出了繁荣的文化。我们知道安庆是黄梅戏的两大发源地之一,而位于安庆的桐城也是曲艺文化的发达之地。明朝之前,桐城曾流行过京剧、花台戏、徽剧等,但后来传入的黄梅戏逐渐发展成了主流。在桐城,每当家族或家庭遇上喜庆之事或有要事宣告时,便会请戏班子来唱戏,这一特色风俗时至今日仍在延续。

图:黄梅戏剧照

除了黄梅戏之外,桐城还是科举繁荣之地。曾有这样一句俗语流传于桐城民间——“五里三进士,隔河两状元”。并且据史料考证,仅明清两代桐城中进士者就多达240余人。可见在封建社会时期桐城的科举成绩十分突出,而这背后一定是足够深厚的文化积累来支撑。

此外,桐城的文学之盛举国闻名,时人都称颂:“天下文章其在桐城呼。”谈及“文章”,就不得不提到中国文学史上迄今流传时间最长、作家最多、影响力最大的散文流派——桐城派。这一起源于桐城的文学流派于清初崛起,逐渐扩散至全国,在中国文坛取得了200余年的正宗地位,拥有作家1200余人,传世作品2000余种。桐城派的文章多以儒家思想为主,语言简明达意,“清真雅正”。清朝名臣曾国藩就是桐城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图:桐城派三祖——刘大櫆、方苞、戴名世

桐城的文化昌盛还促进了女性文人群体的繁荣。她们自然而然地受到了当地浓厚文学氛围的熏陶,生出了文学的萌芽。并且当时许多家族也十分注重女性教育,将教育后辈的任务交由母亲。所以女性在这样的环境下,拥有了文学创作的条件和生长空间。也正是在家族教育和母教传统的影响下,桐城的女性文学作品呈现出遵从礼教、端庄贤德、清正仁义的特点。

不得不说,女性为桐城文化增添了别样的色彩。但她们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封建思想的禁锢和传统礼教的束缚。而在民国时期,桐城出现了一位奇女子,她一步一步打破了端庄守礼的女性传统,将“烈”的个性释放出来,并完成了思想的转变。


2.桐城奇女子

这位奇女子便是施剑翘,她为父报仇而行刺大军阀孙传芳的事迹曾引发全国的关注与讨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她的故事挑战了传统的性别观念,也激励了许多国民奋起抗战。

受封建传统的影响,施剑翘从小缠足,深居闺阁,在家中接受私塾教育。13岁起施剑翘开始当家管事,18岁时从天津师范学校毕业。从这些经历可以看出,施家是按照传统大家闺秀的模子来培养施剑翘的。但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改变了这一切。

1925年正值军阀混战时期,由孙传芳带领的直系军阀与奉系军阀为争夺安徽、江苏等地开战。施剑翘的父亲施从滨时任奉系第二军军长和前敌总指挥。在一次交锋中,施从滨兵败被俘,后被孙传芳残忍枭首示众。由此,年仅20岁的施剑翘立志“誓报父仇不顾身”。

但当时的施剑翘还并未完全摆脱传统的思想,认为女性无法完成复仇之业,便寄报仇的希望于男性身上。她先是求助于同样怀揣“复仇之心”的堂兄,然而堂兄在得到更高的权力与职务后却将报仇的承诺置之不顾。于是施剑翘转而求助于同乡施靖公,并嫁与他为妻,育有两子。但在婚后,她的丈夫也没有遵守约定。失望的施剑翘与其断绝关系,最终决定自己报仇。

图:刺杀孙传芳

翘首望明月,拔剑问青天”——这是施剑翘10年复仇未果的内心独白,也是她名字的由来。这位传奇女子摈弃了原来的名字“施谷兰”,也摈弃了女子本弱的思想观念。她通过手术解放双足,在承受巨大身体痛苦的情况下坚持复健,逐渐步履轻盈,与正常人无异。同时,她还苦练枪法,为行刺仇人做着充足准备。

最终在1935年11月13日这一天,施剑翘找到了机会。当时孙传芳和往常一样在佛堂诵经,施剑翘找准时机接近孙传芳,然后悄悄拿出手枪对准其后脑射出第一发子弹,接着又朝其太阳穴和腰部连补两枪。曾经风光一时的大军阀就这样倒在血泊之中。

这件事在当时社会上引发热议,有人夸赞施剑翘英勇无畏,有人认为她公然挑衅律法。但无论如何,在当时内忧外患的国情背景下,再加上孙传芳为人所恶的军阀身份,施剑翘以女子之身完成了复仇壮举都在一定程度上激起了国民奋起抗战之心。

施剑翘在被特赦释放后也积极加入了支持抗战的队伍之中。她不仅为抗日军人招募购买战机的资金,还创办了学校收留贫困、流浪儿童……这位来自桐城的奇女子用一生书写了“烈女”的传奇。

如今,许多影视作品以她为原型,创作出了一个个经典的影视形象。电影《邪不压正》中的关巧红便是其中之一。


时至今日,拥有悠久历史和繁荣文化的桐城仍然不断向外界输送人才,比如美学大师朱光潜、哲学大家方东美、计算机之父慈云桂等。而有着千年底蕴的桐城必定在中华大地上继续谱写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