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福州最古老的建筑:乌塔

时间:

年代:五代·闽 公元941年;;

坐标:福建 福州 乌山东麓;

精华:中国屈指可数的五代楼阁式石塔,福州最古老的地面建筑之一,福州的历史文化名片。



一、简介


崇妙保圣坚牢塔,坐落在福州乌山之东麓,福州人更多是称它作乌塔。乌塔,塔高7层,平面8角形,高约35米,由五代时期闽王王延曦(941年)在唐无垢净光塔的遗址上修建,是中国屈指可数的五代时期楼阁式石塔。


福州千年的城市记忆,可以说浓缩在这句话里:“三山两塔一座楼”。其中,三山是指福州城内鼎足而立的乌山、于山和屏山。而这三山之上,又各自有标志性建筑,乌山的乌塔,于山的白塔以及屏山的镇海楼。传说,三山是福州的龙脉,乌塔、白塔就是龙的双角。



目前,乌塔仍保存了众多有历史艺术价值的文物,如,唐无垢净光塔碑、五代佛像及浮雕龙纹、明代天王像等等。关于唐碑、五代佛像及福州人为保护乌塔和地产商斗智斗勇的故事,推荐点击阅读原文,看看网友驿动的心222在6年前写的文章——《福州·乌塔(崇妙保圣坚牢塔)》



二、石塔先锋


中国唐代及唐代以前用石材建塔,大多是舍利塔、经幢、密檐式塔等体量较小的塔,可供游人登临的楼阁式塔,大多是木构或者砖木混合结构。


而建于五代闽国时期、可供登高远望的乌塔,堪称是楼阁式石塔的先锋。从五代、北宋开始,以石材建造楼阁式宝塔,成为东南沿海地区一种潮流,在福州、泉州、莆田、潮州等地,这样的传统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







三、塔身细节


1.塔座龙纹与莲瓣纹


乌塔首层基座的龙纹,是能够作为判断乌塔年代的重要参考。龙纹虽龙首神态稍弱一些,但游龙的神态、动作、细节仍传承了许多唐风。




龙尾与其中一后脚交缠,是唐代龙纹的典型特征。此特征延续到五代、辽、宋仍较为常见。




龙纹之下,为莲瓣纹,猜测应为须弥座的一部分,莲瓣不及典型唐代莲瓣纹的圆润。





3.塔檐


比泉州开元寺双塔早了几百年的乌塔,虽然没有像双塔那样,模仿斗拱细节,但还是模仿了因柱子“升起”,而形成的塔檐优美且过渡自然的弧线




4.明代天王像


明天启年间在首层的八个角各补上镇塔天王像1尊。作为镇塔天王,完全没有唐宋时期,那种天王应有的威仪与力量。缺了点“神”,这也是明清石刻的一大特征。中国雕塑艺术在明清的精神衰落可见一斑